
瀋陽「打鐵花」表演奪目吸引。(互聯網)
今年國慶與中秋「雙節」同賀,內地迎來8天長假,民眾出遊興致更盛。交通運輸部較早前預測,假期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23.6億人次,10月1日單日客流量或超3.4億人次。鐵路方面,10月1日國慶中秋假期首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達2313.2萬人次,創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龐大的出行規模,反映民眾對旅行和團聚的期盼,也凸顯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以及「創意文旅」市場的強大潛力。
「中國版迪士尼」跑出
創意文旅是把文化旅遊,升級為強調遊客深度參與、互動體驗的新旅遊模式,其中一個例子是位於河南開封的萬歲山武俠城。這座以宋代武俠文化為IP的主題景區被喻為「中國版迪士尼」。雙節期間逾百名NPC(非玩家角色、即由職員扮演的角色)化身成俠客、當舖掌櫃及說書人等古代角色,在景區內遊走,與遊客即興互動,讓遊客獲得如像電子遊戲主角般的沉浸式體驗。據景區人員介紹,「我們創新構建了『尋寶任務——支線劇情——銀票兌換』的互動體系,每日近2,000場互動演繹,讓傳統文化變得可玩、可感、可分享」。假期首日,來自甘肅的張傑慕名而來,他讚嘆「和NPC隨時隨地都能互動起來,彷彿闖入了宋代武俠江湖」。
非遺「打鐵花」點亮夜空
在遼寧瀋陽,當地以「文化+體驗」為核心,推出一系列秋日文旅活動,包括以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鐵花」(流傳於豫晉地區大型民間傳統的煙火)以及「飛天火壺」表演點亮夜空,現場又有「明月升蒲河」人工月亮夜景。這類融合「文化+體驗」的活動成為雙節假期文旅市場的亮點,遊客從「被動觀光」變為「主動探索」,在旅途中親身感受以創新方式展現的傳統文化。內地國慶文旅消費月早於上月25日啟動,期間多地多處圍繞觀演賞劇、遊歷山河、中秋團圓及文化體驗等,舉辦逾2.9萬場次文旅活動,並發放逾4.8億元人民幣消費補貼。

古裝主題園區萬歲山武俠城。
鄭州「歷史街區」辦泡泡瑪特展
除了展現傳統文化的活動,也有流行文化體驗。在河南鄭州具有3,600年歷史的商代城牆一側,泡泡瑪特人氣IP「Nyota」的四季主題展,吸引無數年輕人打卡。展覽位於鄭州新落成的商業街區「亳都.新象」內,該街區兼具歷史底蘊與時尚氣息,是鄭州市管城回族區文旅消費季的重要組成部分。頂尖西餐品牌蘭巴赫在當地「首發」,加上精心策劃的「城牆光影秀」等文商旅體驗,令街區上月29日開業當日,客流量即突破10萬人次。
遼寧則有以風景為主打的文旅體驗,舉行第十九屆本溪(國際)楓葉節,吸引眾多攝影師捕捉本溪秋日「楓景」。一位資深攝影師表示,「通常10月10日前後,楓葉紅得最盛,漫山遍野楓紅似火,令人陶醉」。旅遊平台攜程數據顯示,遼寧瀋陽憑特色秋景入選「今秋預測熱門城市」。立秋以來,遼寧文旅消費持續升溫,日遊訂單同比增長43%,租車訂單同比增長38%,私家團訂單增幅達81%,酒店、門票及度假等核心旅遊產品訂單,均有兩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