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碼|慢阻肺病可大減肺功能 出現三大急性症狀要求醫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病)患者在急性發作時,受氣喘、痰多咳嗽影響,進行每一個動作、行每一步,都要耗用很大力氣,日常自我管理病情尤其重要。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郭旭龍表示,慢阻肺病會令肺功能大減,當肺活量受損達到50%,便會惡化為斷崖式氣喘(即突然急劇氣喘),令生活質量大打折扣。病人學習掌握病情,及早接受適當治療,配合不同方面改善措施,對穩定病情、緩減肺功能衰退和維持生活質素有很大幫助。
慢阻肺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長期吸煙是主要成因,可造成氣管發炎、肺氣泡腫脹,導致肺結構及肺功能受損,嚴重可致呼吸衰竭。吸煙量多或長期吸煙人士尤其高危。郭醫生說:「慢阻肺病患者若病情轉差,日常生活會因為氣促及體力不足,連梳頭、洗澡等個人自理都覺得辛苦,更可誘發抑鬱情緒。患者盡快治療,可免惡化成中晚期病情」。
慢阻肺病發作令人無法自理及外出
一名75歲男病人吸煙逾30年,幾年前開始出現氣喘,肺活量只剩35%,嘗試戒煙但不成功。病人情況其後惡化,行平路感氣喘,外出買餸期間要停低休息多次,最後更難以自理生活及做家務。他近年有3次因慢阻肺病發作入院,需使用氣管藥物及抗生素治療,每次發作後都感到身體狀況退步。病人其後使用適合的吸入式藥物,肺活量提升至38%,配合胸肺復康訓練及戒煙,病情獲改善。現時可如常人自理及外出,近幾個月無急性發作,更與病友分享個人復康經歷作鼓勵。
時刻留意病情變化
郭醫生又提醒慢阻肺病患者,若有以下急性發作症狀,並出現兩個或以上,便應盡快求醫,預防病情轉差:
- 氣喘加劇
- 痰液增加
- 痰液變黃色或綠色
除了氣喘,長期咳嗽也是慢阻肺病一個主要症狀,建議市民持續咳嗽超過3星期,加上有吸煙習慣,應盡快求醫,找出背後原因,對症下藥。
因應病情階段採取治療方案
治療慢阻肺病有以下幾個目標:保持原有肺活量;緩減肺功能衰退及病情轉差;改善病徵及提升生活質素;預防或及早發現併發症。郭醫生指出,針對慢阻肺病患者,盡快戒煙是首要任務,並要注射疫苗預防受感染。進行胸肺復康訓練,有助維持活動能力,減少病發入院,有需要會採取氧氣治療或手術方案。
臨床上使用短效氣管舒張劑(用於紓緩急性發作)或長效氣管舒張劑(可長用控制病情)為常見治療方法。後者包括二合一藥物(即2種長效氣管舒張劑)或三合一藥物(即結合2種長效氣管舒張劑及1種吸入式類固醇),均可減少復發,改善症狀及生活質量。現時有先進的吸入式藥物,藥效可持續24小時,能有效穩控病情。若同時有氣管敏感和發炎,便要考慮使用含類固醇成份的有關藥物作控制。吸入器選擇眾多,其中輕霧吸入器的藥物釋出時間為2秒,讓患者吸藥時間較充裕。此類吸入器對於手口協調能力要求亦較低,適合長者使用。
郭旭龍醫生提醒,治療慢阻肺病有不同方案,各有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治療方案。
呼吸系統科專科郭旭龍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