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碼
2025-07-31 07:30:00

健康解碼|腎病患者免疫力弱 屬生蛇高危族 及早接種疫苗 提升預防效果

分享:
健康解碼|腎病患者免疫力弱 屬生蛇高危族 及早接種疫苗 提升預防效果

健康解碼|腎病患者免疫力弱 屬生蛇高危族 及早接種疫苗 提升預防效果

長期病患者(包括腎病病人)身體的免疫力,通常比一般人弱,亦因此較容易被「生蛇」(即帶狀疱疹)問題困擾。有腎病科專科醫生表示,腎病患者因腎功能差,較難分解治療生蛇的抗病毒藥物,故一旦生蛇,病情往往較難控制,用藥時也較易出現副作用。因此,及早接種疫苗預防生蛇,對保障他們的健康非常重要。

聖保祿醫院腎病科專科醫生林仲文表示,臨床上年紀較大人士,例如50歲以上的長期病患者,都是生蛇的高危族(包括腎病患者)。慢性腎病患者基於自身病情或治療用的藥物,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劑等,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所以較易生蛇。而接受洗腎治療時,都會令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流失,造成免疫系統轉弱,增加生蛇機會。

adblk5

 

生蛇未必容易察覺

原來腎病患者的皮膚狀況較差,即使生蛇發作,都不易被察覺,尤其發病初期,症狀輕微人士,例如只有皮膚痕癢的問題,可能會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即出水泡後72小時要服用抗病毒藥物),令之後病情可能會轉差及較難受控制。例如有機會出現後遺神經痛、腦炎、面癱、中風和細菌感染等。

林醫生解釋,即使能盡早服藥,治療上也會有難度。因為患者的腎臟比一般人較難分解藥物,服用正常藥物劑量,也有機會出現神志混亂、嘔吐、頭暈,嚴重甚至昏迷等副作用。所以只能夠使用低劑量藥物來控制生蛇病情,但此情況會影響治療效果,部份患者可能需要用藥較長時間,病情才能受控,故醫生決定用藥方案時要取其平衡。

 

新一代重組疫苗 低免疫力人士亦可接種

兒時曾生水痘人士(即水痘帶狀疱疹病毒),長大後都有機會在免疫力下降時,再次受到潛藏在體內神經系統的病毒襲擊,引起生蛇,後果可大可小。「尤其是對腎病患者來說,及早預防、及早發現,是防範生蛇及減少生蛇影響的最好方法。」林醫生說。

醫學界建議,高風險人士可接種生蛇疫苗,藉此減低生蛇發病的嚴重程度,減少出現併發症機會,例如減輕神經痛等後遺症。50歲以上、以及18歲或以上高風險人士即可接種。美國疾控中心(CDC)同樣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以及19歲或以上免疫力低人士,均建議接種預防生蛇的新一代重組疫苗。此重組疫苗為非活抗原疫苗,需要接種2劑疫苗,免疫系統弱的人,兩劑可相隔1個月時間注射,保護期長達至少 11 年,整體保護率接近87.7%。新舊疫苗比較之下,由於舊疫苗屬活體疫苗,有機會出現輕微生蛇現象,故免疫功能不足人士不宜接種;而新一代重組疫苗則無以上限制。

adblk6

曾有70多歲男病人患腎炎約3年,需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及類固醇來控制病情。他因生蛇致左耳疼痛,並有面癱及吞咽困難,導致難以進食。由於情況較嚴重,他需要持續接受抗病毒藥物和類固醇治療,期間要用胃喉餵食,最終需要超過一個月才可安全進食流質食物。病人康復後仍有面歪情況,而且不能完全恢復正常吞嚥能力。其後決定接種預防生蛇疫苗,希望上述痛苦經歷不再重演。

林仲文醫生最後提醒,防治生蛇有不同方案,各有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治療方案。

adblk7
聖保祿醫院腎病科專科林仲文醫生

聖保祿醫院腎病科專科林仲文醫生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