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規律睡眠 死亡風險減近半
睡眠佔人生差不多三分一時間,當然是要重視的生活環節。但與其追求每日瞓足10個鐘,倒不如建立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因為研究顯示,睡眠規律比能夠睡多久更重要,隨時可將死亡風險減近半!
分析6萬人睡眠數據
該項在刊載在《Sleep》的大型研究,分析逾6萬人以電子儀器記錄的睡眠數據。結果發現,規律的作息時間比睡眠時長更能影響健康狀況,包括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因為愈能堅守睡眠規律的人,死亡風險比作息不定時的人低了20%至48%。

不規律的睡眠可令血壓、發炎指數等升高。
影響心血管健康
研究人員指出,規律的睡眠有助維持穩定的生理時鐘,繼而影響一系列的生理過程,如荷爾蒙分泌、代謝功能、免疫系統等,幫助對抗疾病侵襲;反之不規律的睡眠不但可令血壓、發炎指數等升高,甚至損害胰島素敏感度,增加血糖失控的機率,最終威脅心血管健康,亦可能令睡眠片段化,降低睡眠質素及帶來相應的後遺症。
放假勿遲睡遲起
專家建議,最好每日都在差不多的時間上床和起床,不要因為放假便遲睡遲起,即使沒睡好翌日也不要懶床,這樣才能建立規律的睡眠習慣,亦有助減少失眠的情況,因為身體到時到候便會想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