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3-04-04 04:29:50
日報

慢性痛症|疫下痛症加劇 宜提升治療認知

分享:
慢性痛症|疫下痛症加劇 宜提升治療認知

慢性痛症|疫下痛症加劇 宜提升治療認知

不少人正受慢性痛症困擾,如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等,往往影響工作和睡眠,甚至引起情緒問題。調查發現逾六成人並沒有因此求醫,八成人認為可自行處理,不過大部分人對止痛藥及止痛貼等的認知並不足,還應正視痛症管理,求醫並正確用藥。

藥劑連線藥劑師吳苑彤表示,慢性痛症主要分3類,「首先是身體組織或器官受損而感到觸痛的感官痛症,痛楚會隨活動量增加;其次是因為神經受損或其功能失調而引起,患者會感到刺痛、觸電、火燒等;最後是沒有明顯原因的自發性或原發性痛楚。」

痛症

(左起)吳苑彤、痛症患者林女士、林自強。

形成惡性循環

過往的研究指出,長期痛症會影響七成患者的日常生活,如上落樓梯等,又或因痛楚而不能睡一覺好,久而久之出現情緒問題;亦有近四成人有感影響工作,兩成人曾為痛症而請病假。吳苑彤續指,「不少患者會因痛楚而減少活動,引致肌肉繃緊,繼而為身體狀況出現焦慮和壓力,若睡眠質素下降,又會因疲勞減少活動,引發惡性循環。」

止痛治療認知不足

為了解疫情對痛症的影響及市民對痛症治療的認知,藥劑連線作出街頭訪問,結果發現最常見肩、頸、膝、手腕關節痛症,而33%人在疫情期間感到痛楚加劇,原因多為身體機能下降、易喘氣不能做運動及長新冠,與疫情不無關係。另外,多達68%人沒有因痛症求醫,當中八成認為可自行處理。止痛藥的使用方面,大部分人使用撲熱息痛,亦有人使用新一代COX-2消炎止痛藥,吳苑彤提醒,「這為醫生處方藥物,但部分受訪者自行於零售店購買,做法不恰當之外,亦增加出現副作用的風險,如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等。」至於消炎止痛貼,75%人不知道有分處方及非處方兩種。結果顯示有必要加強市民對止痛治療的認知。
 

Ad Block
痛症

慢性痛症往往引起情緒問題。

多源自勞損或關節磨損

對於完整的痛症治療,骨科專科醫生林自強指一線治療先以消炎、止痛為主,再按患者的需要輔以針對性營養補充品。到炎症控制穩定之後,就會加入物理治療及運動,例如訓練核心肌肉以改善腰頸椎壓力等,讓患者可重拾昔日活動,打破惡性循環。「而就調查所見的痛症,可大致分成筋腱或關節問題,前者要減少勞損讓炎症康復,後者則要處理關節磨損的根源問題。」

優先考慮外用藥品

國際痛症治療指引建議,局部骨關節炎引起的急性疼痛,可優先選用外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膏或藥貼。林自強進一步解釋,「曾有研究比較口服Ketoprofen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和處方Ketoprofen消炎止痛貼,發現止痛貼的藥力更快到達患處,而且止痛貼藥效能持續較長時間,另由於止痛貼藥力集中於患處,血液中藥物濃度比口服藥低,減低系統性副作用的風險。」處方與非處方消炎止痛貼的分別,在於前者藥物分子滲透度較高,惟可能引起局部皮膚敏感問題,需要經醫生評估和處方才可使用。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