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鬱症新療法 速治急性自殺傾向
全球有2.8億人受到抑鬱症的困擾,香港每7個人中就有一人面臨精神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精神科專科醫生鄧萬豪指,「抑鬱症就如情緒上的傷風感冒,建議不要諱疾忌醫。近年治療藥物的進展顯著,較新的口服藥物不但減少如昏睡、腸胃不適和情緒麻木等的典型副作用,而新式噴鼻劑能在24小時內發揮藥效,特別適用於急性自殺傾向及難治型抑鬱症患者。」
抑鬱症是一種持續的情緒障礙,其症狀包括持久的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興趣、持續疲倦、失眠、食慾不振及記憶力和集中力下降,甚至可能伴隨自殺念頭。一般情況下,如果情緒低落持續超過兩周,就可以考慮診斷為抑鬱症。

鄧萬豪強調抑鬱症就像感冒一樣,可以治愈。
非短期情緒低落
當抑鬱症愈嚴重,就愈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學業、工作及社交關係。鄧萬豪表示,「抑鬱症和短期的情緒低落(例如因小事而感到不快)有著明顯的區別,後者通常不會持續超過一周。」抑鬱症的分類不僅依據症狀的持續時間,還包括其觸發因素,例如產後或喪親後短期內出現的抑鬱症狀。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躁動性抑鬱,情緒伴隨焦躁不安。
心理輔導糾正心理陷阱
鄧萬豪指出,抑鬱症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通常包括輔導和心理治療,幫助患者糾正心理陷阱,改善負面思維模式。藥物治療則常用於中度至重度的抑鬱症患者,「近年較新的口服藥物已大大減少以往常見的副作用,而除了口服抗抑鬱藥外,新的噴鼻劑療法也逐漸受到關注。這種療法最快在24小時內就能顯現療效,對於急性自殺傾向或難治型抑鬱症患者尤其有幫助。」

新式噴鼻劑能在24小時內發揮藥效,特別適用於急性自殺傾向及難治型抑鬱症患者。
針對谷氨酸系統
鄧萬豪解釋,噴鼻劑的優勢在於其能更快速地被身體吸收,並且直接作用於大腦中的谷氨酸系統,屬以往抗抑鬱藥物中較少涉及的機制。「噴鼻劑療法最適合那些在傳統藥物療法中未見明顯成效的患者,特別是出現自殺傾向的患者。不過,這種療法必須在醫生監督下進行,患者需要定期到診所接受治療;這類療法並非所有人都適合,18歲以上人士才可使用,酗酒人士使用效果亦會減弱。」
抑鬱症如感冒
除了專業的醫療支持,鄧萬豪也強調社會支持的重要,很多情緒輔導機構支援,家庭和朋友的理解對於抑鬱症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他建議身邊人應該多傾聽患者的感受,少一些批評,並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抑鬱症就像感冒一樣,只要及時尋求幫助,大多數患者都能夠康復,痊愈後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