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0-05-21 04:30:00
日報

提防腎小球炎 小便後留意兩件事

分享:

肺炎疫症當前,生活變得步步為營,以如廁為例,沖廁前要先蓋廁板。有腎病科專科醫生提醒,慢性腎病尤其腎小球炎是攻擊不同年紀人士的無聲殺手,如廁後拉水掣前,不妨多留意尿液的健康,有助及早發現腎臟發出的警號,作適當的治療。
 

腎小球炎是繼糖尿病和高血壓,第三常見引致慢性腎病的原因。腎臟有數十萬個小球,其實是微細的血管。正常情況下,蛋白不能穿透血管,但若腎出現病變如炎症,血管穿透度會提高,蛋白會從血管漏到小便中。

初期無明顯病徵
腎病科專科醫生譚雋熹表示,糖尿病或高血壓病人較多機會在普通檢查或定期檢查發現腎功能問題,但腎小球炎因為可以影響任何人,初發亦沒有明顯病徵,大部分人可能在身體檢查時發現,亦有部分人患病多年後才發現原來患上慢性腎病。

注意警號
雖說無明顯病徵,但只要細心觀察,還是有跡可尋。譚雋熹提醒市民,小便後不妨留意以下兩大情況,有機會是腎小球炎的警號。

一、小便有泡且沖不散
蛋白尿是腎小球炎最常見的病徵。患者的小便多泡,而且沖水後不散。譚雋熹表示,「有些人會誤以為小便有泡是正常的,亦有人誤把小便有泡看成『熱氣』,其實小便有泡可能代表腎臟發炎,不可忽視。正常情況下,小便不應有蛋白,亦不應該有泡,部分人症狀出現了數個月,由家人發現異常才求診。」

Ad Block

一旦出現蛋白尿,必須作進一步檢查包括驗血和小便,因為有少部分蛋白尿與免疫力病、肝炎,甚至癌症如多發症骨髓癌有關,如蛋白尿嚴重,有需要作腎穿刺活檢以找出病因。

二、血尿
食紅菜頭或紅火龍果後小便有機會變紅色,但那不是血尿,腎小球引起的血尿有時並不是肉眼可見,可能只在驗小便的試紙上發現。不過若小便出現偏血紅、偏橙,便要懷疑是否有血尿出現。

定期檢查及早發現
譚雋熹指出,「腎功能受破壞時間愈長,便愈無法逆轉,因此任何人也值得定期檢查,如每年驗血和小便。」確定病因後便對症下藥,以腎小球炎為例,可用藥物治療,並定期覆診,若及早發現,康復可以很理想。控制得不好會變成慢性腎病,一旦腎功能只餘下一成半至兩成,腎衰竭的徵狀會陸續出現,如疲倦、貧血等,腎性貧血可透過注射補血針改善,但腎功能持續惡化則要接受洗腎。

Ad Block
譚雋熹指腎小球炎初期沒有明顯病徵,大家可在小便中尋找蛛絲馬跡。

譚雋熹指腎小球炎初期沒有明顯病徵,大家可在小便中尋找蛛絲馬跡。

如果小便有泡又沖不散,便要小心是蛋白尿。

如果小便有泡又沖不散,便要小心是蛋白尿。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