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9-10-25 05:00:00

收緊膽固醇指數水平 更嚴格控病

分享:
新指引要求將壞膽固醇水平進一步降低,希望患者能避免有血管疾病併發症,有助減少入院機率。

新指引要求將壞膽固醇水平進一步降低,希望患者能避免有血管疾病併發症,有助減少入院機率。

早前歐洲心臟協會(ESC)發布2019年血脂管理指南,進一步收緊本已嚴格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俗稱壞膽固醇)理想指標。相較2012年,在可患上致命冠心病的4個風險組別當中,壞膽固醇標準數字減幅達三至八成不等。指南更特別提到,超高危群組的患者,原本要求是低於1.4mmol/L,但如在近兩年內曾患兩次或以上的急性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最好將水平降至少於1.0mmol/L。
 

壞膽固醇可導致血管收窄,形成堵塞,增加心臟病及中風風險。

壞膽固醇可導致血管收窄,形成堵塞,增加心臟病及中風風險。

根據新指引,「超高風險」定義是證實患上冠心病、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或曾作「通波仔」或搭橋手術等、有糖尿病及併發症或嚴重腎衰竭等。「高風險」是指病人有先天性膽固醇或嚴重高血壓等、有糖尿病逾十年或中度腎衰竭等病患。「中度風險」乃患糖尿病少於十年及沒有冠狀動脈栓塞風險的年輕病人,或被SCORE冠心病評估表評分為十年內有1至5%致命冠心病風險。「低風險」即是SCORE評為十年內患致命冠心病風險低於1%。


了解自己風險等級
有臨床實驗顯示,壞膽固醇水平愈低,心臟病及中風的首發與復發風險也愈低。不過,「理想」的膽固醇數字,須視乎個人健康狀況而定。心臟科專科醫生王泰鴻表示,新指引可讓市民了解自己的風險等級及膽固醇理想水平,最終目的是避免高膽固醇破壞血管,「儘管近年推出不少新藥,他汀類藥物(Statin)依然是指南中的治療首選;除非患者服用最高藥量後,膽固醇仍未能降到理想水平,這時才考慮加入二、三線藥物。」

如要了解自己的十年內患致命冠心病風險,可於歐洲心臟協會網頁搜索「SCORE risk charts」,完成當中問卷後便可得出結果。

如要了解自己的十年內患致命冠心病風險,可於歐洲心臟協會網頁搜索「SCORE risk charts」,完成當中問卷後便可得出結果。

延長壽命為目標
他汀類可降低約五至六成膽固醇,大部分患者用藥後可將指數控制至理想水平。王泰鴻解釋,「但有少部分病人如患有先天性高膽固醇,導致指數極高的人士,可能要在他汀類藥物的基礎上,加入其他藥物,方能令膽固醇減至理想水平。」治療目標並非單純追求指數下跌,而是為延長患者壽命,避免血管疾病出現;由於藥物是最有效控制膽固醇的方法,因此很多患者都有用藥的必要。


定期體檢
王泰鴻提醒,鑑於高膽固醇跟年紀、體重、運動量等沒有太大關係,而且沒有病徵,故醫療界建議40歲後的男性,以及50歲後的女性,定期做電腦掃描心血管造影檢查,了解可有心臟病等血管疾病,認清自己是否屬於高膽固醇風險組別,以便盡快控制膽固醇水平,減慢病情惡化。

王泰鴻指,新指引為病人帶來更大益處,因此會考慮更嚴格控制患者的膽固醇指數。

王泰鴻指,新指引為病人帶來更大益處,因此會考慮更嚴格控制患者的膽固醇指數。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