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17-08-08 06:00:00

新型無導線減感染風險 起搏器治心跳慢

分享:
奚小嫻(右)稱,新型起搏器可減少感染風險。

奚小嫻(右)稱,新型起搏器可減少感染風險。

心跳過慢是心律緩慢或不規則,如每分鐘心跳在60次以下。香港平均每100萬人中,約有150至200人有心跳過慢而需要植入起搏器,這也是心跳過慢的標準治療方法,但傳統起搏器因電線或電池損耗需手術更換,增加受感染及併發症出現的機會。至於近年引入的無導線的新型心臟起搏器,便可免卻更換電線的手術及風險。


心跳過慢的病徵包括暈眩,疲勞,呼吸急促,腳腫。自然的老化過程,遺傳性心臟缺陷及內分泌失調均會導致心跳過慢。植入傳統起搏器是治療心跳過慢的方法,但存在活動掣肘及風險。


傳統起搏器放置於鎖骨下方位置,可24小時監察心臟跳動,防止心跳過慢及停頓,一般可運作7至10年。手術後6個月不能進行手部運動,如游泳、網球等,長遠亦要避免有身體接觸的劇烈運動如籃球及足球,否則有機會增加電線鬆脫的風險。患者需定期覆診,測試電池的消耗情況。電線老化、斷裂及起搏器皮下口袋亦會引起併發症。心臟科專科醫生劉柱柏(圖中)表示,傳統起搏器加裝新電線會影響心瓣運作,移除電線的死亡率達到2至5%,愈多電線,受感染及引致併發症的機會愈高。

Ad Block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奚小嫻稱,新一代心臟起搏器是無導線微型起搏器,以末端電極發出電脈衝作起搏,體積如一粒藥丸,更是傳統起搏器約10%,植入過程如「通波仔」般的微創手術。


新型起搏器沒有皮下裝置,減少皮膚受感染或發炎的風險。現年74歲的吳女士(圖左)1993年發現心律不整,並植入傳統心臟起搏器,2014年因電池耗盡及電線老化需更換電線,進行更換手術後,出現氣喘及腳腫的情況,故今年2月植入了新型無線起搏器,植入新型起搏器後,吳女士沒有出現不適,起搏器亦運作正常。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