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7-06 13:30:00

日喝2公升水腎石仍上門?醫:喝水方式也要對 別等口渴才一次猛灌!

分享:
三重宏仁醫院泌尿科曲元正主任指出,「有喝水就不會得腎石」這個觀念不完全正確,喝水的方式其實比總量更重要。

三重宏仁醫院泌尿科曲元正主任指出,「有喝水就不會得腎石」這個觀念不完全正確,喝水的方式其實比總量更重要。

一名35歲的上班族近期感到腰部劇痛,還痛到冒冷汗、無法站立,緊急就醫後發現竟長了5mm的腎石。患者不解自己一天至少喝2公升的水,怎麼還會得腎石?三重宏仁醫院泌尿科曲元正主任指出,「有喝水就不會得腎石」這個觀念不完全正確,喝水的「方式」其實比「總量」更重要。根據臨床研究,超過70%的腎石患者,每天的飲水量並不算少,仍無法有效預防結石形成。

醫說明為何會腎石 一次性大量飲水有1後果

曲元正醫生解釋,腎臟主要負責透過尿液排出體內多餘的鈣、草酸和尿酸等可能形成結石的物質。水分若攝取不足,尿液的濃度會升高,使這些礦物質更容易在腎臟內結晶,逐漸形成腎石。如果一次性大量飲水,腎臟會快速排出多餘水分,尿液雖然短暫被稀釋,隨後又回到濃縮狀態,也就無法有效預防結石。

adblk5
腎石種類|(am730製圖) 腎石種類|鈣結石(am730製圖) 腎石種類|尿酸結石(am730製圖) 腎石種類|磷酸氨鎂結石(am730製圖) 腎石種類|胱氨酸結石(am730製圖)

補水要注意4 喝咖啡或茶不算喝水!

曲元正醫生表示,水分攝取的頻率與均衡程度非常重要,要讓喝下去的水可以真正保護腎臟、預防結石,應掌握正確的補水方式:

  1. 小量多次補充,小口慢喝:

  • 每日的飲水量可以按照體重×30c.c.計算,例如50公斤的人每天應喝至少1,500c.c.。若運動量大、容易流汗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則建議提高到體重×40c.c.。水分補充應該均勻分配,建議每3060分鐘喝200300c.c.(相當於半瓶瓶裝飲用水),讓腎臟持續代謝,尿液也不會過度濃縮。
  1. 不要等口渴才喝水,也不要一次猛灌:

  • 當感到口渴時,身體其實已經缺水23小時,此時尿液濃縮,腎臟的負擔也增加。人體20分鐘內最多只能吸收約200c.c.的水分。如果一次性猛灌5001000c.c.,多餘的水被迅速代謝,無法進入細胞發揮作用,也無法真正稀釋尿液。補水應小口慢喝,讓身體逐步吸收,如果一整天外出,建議隨身攜帶350c.c.的小水瓶,定時補充水分。
  1. 觀察排尿頻率:

  • 排尿次數是判斷水分攝取是否適量的關鍵指標。成人每天應排尿47次,平均每23小時上一次廁所,表示腎臟的過濾功能正常,水分攝取適量。如果一天排尿少於4次,代表水分攝取不足,尿液過於濃縮,腎石風險增加。
  1. 喝茶、咖啡要額外補水:

  • 喝手搖飲、咖啡、茶等飲料不算是補充水分,其中的咖啡因與糖分會影響鈣的吸收,提高尿液中的鈣質濃度,間接增加腎石的風險。每喝一杯含咖啡因或高糖的飲品,建議額外補充300c.c.的白開水(約半瓶超商一般瓶裝礦泉水的水量),平衡水分流失、助腎臟代謝。

【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ADVERTISEMENT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