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工仔幾乎日日都在外用餐,兩餸飯或茶餐食物都屬重油、重鹽的產品,長期食用隨時斷送健康。台灣國健署便發文分享,指當地居民健康調查顯示,19至64歲人士每星期外食7次以上比例高達六成,每日平均鈉攝取量超過3,000毫克,遠超出建議水平。
每日勿過6克鹽
國健署表示,鹽是日常飲食中最常見的含鈉調味品之一,成人一日的鈉攝取量建議勿超過2,300毫克(約6克鹽)。很多研究報告均表明,攝取鹽分太多容易引發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及中風等疾病。
減鹽小技巧
為幫助外食人士吃得健康,國健署提供3個減鹽小技巧:
- 選擇原型食物:挑選看得出食材原貌的菜式,如雞肉、水煮蛋、清蒸魚等,避免選擇腸仔、火腿、肉丸等加工製品。因為加工食品在製造過程中可能會加入大量鹽分及其他添加劑,不想鹽分超標便要少吃。
- 選簡單烹調的食物:點餐時優先選擇清蒸、水煮、汆燙等簡單烹調的食物,醬料愈少也會愈安全,盡量避免選擇醃、燻、醬、滷等重口味菜色,既能降低鹽分攝取,也保留食材原味。
- 少喝含鈉量高的湯:外食附帶的湯水看似清淡,但實際上鈉含量經常超乎想像。尤其是味噌湯、酸辣湯、海帶湯等,用料和調味都偏重,建議少喝,避免把鈉一次喝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