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9-04 14:25:41

港大醫學院找出鼻咽癌擴散的病毒機制 助研發全新靶向治療

分享:
鼻咽癌

鼻咽癌在中國南部十分常見,放射治療和化療是常用的治療方法。

全球逾九成成年人曾感染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雖然多數感染後並沒有病徵或只有輕微症狀,但其實EB病毒與多種癌症相關,尤其鼻咽癌。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EB病毒能夠像組裝積木般改變癌細胞內部人類基因組的三維結構,有主動促進癌症進展的作用,將來醫學界有機會可透過此機制開發靶向療法,拯救更多生命。

逃避免疫系統監察

鼻咽癌在中國南部十分常見,放射治療和化療是常用的治療方法,惟7%20%的患者會發生擴散,導致5年存活率從80%90%下降至20%30%EB病毒常存在於鼻咽癌細胞中,但極少跟人類的DNA融合,而是以「游離基因島」形式懸浮於細胞核內,產生僅小量的蛋白(EBNA1),讓病毒能夠逃避免疫系統監察,同時低調地影響著該細胞。

adblk5
EB病毒會精確地鉤附於DNA上並重組其三維結構

EB病毒會精確地鉤附於DNA上並重組其三維結構,令EB病毒能操控細胞的運作,並維持自身的存活能力以及促進腫瘤的生長。

影響基因開關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癌症醫學中心臨床腫瘤學系的研究團隊,運用尖端的基因組技術解析病毒與癌細胞內人類DNA的相互作用。結果發現EB病毒會精確地鉤附於DNA上並重組其三維結構,這種重組會影響控制細胞行為的「基因開關」。通過這種鉤附方式,EB病毒能操控細胞的運作,並維持自身的存活能力以及促進腫瘤的生長。

通過分析香港及廣州多家醫院的177名新確診鼻咽癌患者的腫瘤樣本,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新的風險因素及一組由EB病毒調控的關鍵人類基因,稱為「基因組特徵標記」。這些基因可有效預測癌症擴散的風險,並賦予腫瘤細胞雙重特性:既能攻擊免疫系統,又能促使腫瘤細胞更容易擴散。

由代葳教授 (前右) 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

由代葳教授(前右)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EB病毒,能夠在癌細胞內改變人類基因組的立體三維結構。

阻斷鉤附行為減緩腫瘤生長

現有放射治療、化療及新興免疫療法等,雖可有效治療鼻咽癌,惟出現擴散的話,生存期通常明顯縮短,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癌症醫學中心臨床腫瘤學系助理教授代葳教授指,「我們運用表觀遺傳藥物和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成功破壞了EB病毒與癌細胞的連接,阻斷病毒基因組的『鉤附』行為,有效降低病毒數量並減緩腫瘤生長。這證明靶向EB病毒的鉤附機制是極具前景的治療策略。此外,團隊亦根據EB病毒調控基因建立預測模型,可幫助臨床醫生識別高風險患者並制訂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探索EB病毒鉤附基因組的具體方式及後續效應,冀開發阻止鼻咽癌擴散的新療法。

秋葵好處功效包括降低心臟病危險及預防癌症(am730製圖) 秋葵好處功效包括降低心臟病危險及預防癌症(am730製圖) 秋葵好處功效包括降低心臟病危險及預防癌症(am730製圖) 秋葵好處功效包括降低心臟病危險及預防癌症(am730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