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2-04-13 04:24:00
日報

濕疹|濕疹自行戒類易反彈

分享:
濕疹

濕疹治療上少不免使用類固醇,可是不少人對此相當恐懼,即使醫生處方也未必使用,亦有患者自行「戒類固醇(戒類)」反令病情轉差。事實上按醫生指示使用類固醇未必會有副作用,而且亦有很多其他治療方案選擇,對類固醇有疑慮,不妨與醫生商討。

兒科專科醫生韓錦倫指出,抗疫期間經常洗手清潔、戴口罩,加上這段時間的壓力和擔憂,均可能誘發濕疹,或使濕疹復發或惡化;如不幸染疫,部分新冠後遺症如失眠、情緒問題等,也有可能讓濕疹惡化。「本地研究發現今年小一及小二學童濕疹的發病率達41.6%,比2004年上升了10.9個百分點,相信與疫情不無關係。」

Ad Block
韓錦倫

韓錦倫認為患者有需要也可向註冊中醫求診,雙管齊下,切忌亂信偏方。

痕癢影響睡眠

濕疹可在身體任何地方出現,症狀包括皮膚乾燥痕癢,抓癢或令皮膚破損出血發炎,嚴重的話更會使皮膚增厚、硬化。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表示,「如父母有濕疹的話,自己患濕疹的風險較高;而外在因素如溫度及濕度變化、致敏原如動物皮屑、刺激物如清潔劑、汗水等都有可能誘發濕疹。」

韓錦倫續指,兒童亦是濕疹的「常客」,「痕癢會對他們造成明顯困擾,有多達84%兒童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研究發現有睡眠問題的濕疹嬰兒出現情緒或行為問題的風險,比一般嬰兒分別高2.63倍及3.03倍。」

濕疹兒童

濕疹兒童如有睡眠障礙,日後有較高情緒問題風險。

近半數人曾戒類

為了解本港成年及兒童濕疹患者的情況,以及戒類的普遍性,香港皮膚健康基金作出調查,結果發現成年患者中,八成人認為濕疹令日常活動受限、七成人因濕疹出現情緒問題而減少工作或活動時間。一半人對類固醇的害怕程度達6分或以上(10分滿分),因而亦有46%人曾戒類,惟大部分人並非聽從醫生建議,而是查看網上資料或者聽親友意見。戒類過程中大部分人病情轉差,出現手腳紅腫、皮膚發熱或滲出液體等情況。兒童患者的調查結果亦相若。韓錦倫指,「有些家長希望子女的濕疹可斷尾,因而追求『神丹妙藥』或者偏方,但其實濕疹是長期作戰,不可能用藥三、兩次便完全解決。」

陳厚毅

陳厚毅指使用過多類固醇才會有副作用,只要跟足醫生指示使用就沒問題。

紓緩皮膚發炎

陳厚毅強調,「外用類固醇藥膏只要依照醫生指示使用,甚少會引起副作用,但如果對其仍有恐懼,其實亦有其他藥物選擇,可與醫生商討轉藥,並慢慢減低類固醇劑量,病情便不會反彈。」輕至中度濕疹患者,首要做好皮膚保濕護理和避免致病誘因,可用適合自己的潤膚膏多塗幾次作保護。發炎時除外用類固醇藥膏,亦可考慮外用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或者PDE4抑制劑。當中PDE4抑制劑能夠減少炎性細胞因子釋放,紓緩皮膚發炎控制病情。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