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癌症
2021-11-17 04:30:00
日報

持續下背痛 小心多發性骨髓瘤

分享:

多發性骨髓瘤雖然每年只有約250宗新症,並不是常見的癌症,但徵狀常令人誤會是老化或其他問題而容易誤診。因此若發現在沒有碰撞下持續骨痛,尤其下背痛,而且愈來愈嚴重,便應該更深入檢查找出原因。

患者會有貧血徵狀如頭暈、疲倦等。

患者會有貧血徵狀如頭暈、疲倦等。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廖崇瑜表示,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腫瘤的一種,「骨髓除了製造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外,還有小量漿細胞。漿細胞負責製造抗體,而多發性骨髓瘤就是漿細胞分裂時基因出現變異,令漿細胞過度增生,並生產出沒有抵抗力的抗體『副蛋白』。」

徵狀易被忽視

多發性骨髓瘤主要的四大徵狀,簡稱為「CRAB」。C代表Calcium血鈣高、R是Renal腎功能變差、A即Anaemia貧血、B為Bone lesion溶骨性病變。廖崇瑜解釋,「此症會引發骨中的鈣質釋放至血液,造成血鈣高,繼而患者會感口渴、尿頻,情況嚴重甚至會神志不清。腎功能受高血鈣影響變差,同時副蛋白也會在腎臟沉澱,影響腎功能。功能損缺的漿細胞過量,更影響正常細胞的新陳代謝,形成貧血,出現疲倦、氣促、頭暈等徵狀。溶骨性病變則主要是身體不同位置,尤其下背,出現骨痛。」

這些表徵大部分都十分普遍,人人都曾經歷疲倦、腰骨痛等不適,故患者容易延遲求診,甚或轉介至骨科、腎科或血液科專科醫生才可確診。因此廖崇瑜提醒,「八成患者都會下背痛(腰骨痛),如疼痛情況持續,而且痛楚愈趨嚴重,甚至影響走動,就應求診作深入檢查。」惟有及早介入,才可避免脊椎出現壓迫性骨折,破壞或壓住神經線,引起大小便失禁等問題。

驗骨髓助診斷

漿細胞位於骨髓內,一般的檢查未能診斷出多發性骨髓瘤,因此需要抽血或驗尿,檢查血液及尿液中有否出現副蛋白。若測試結果為陽性,就要進一步抽取骨髓作檢查。廖崇瑜續指,「驗骨髓首先是確定漿細胞的數量及佔整體骨髓細胞的比例,其次是檢測是否有某幾類特別高危基因變異。然後可透過全身X光、磁力共振或者正電子掃描,檢查骨骼受損程度。」若在脊骨骨折前患者能接受適切治療,大部分都可復原得不錯。

治療不斷進步

現時針對多發性骨髓瘤主要採用組合治療,利用蛋白解體抑制劑(Proteasome inhibitors)、免疫調節劑(Immunomodulatory drugs)及類固醇控制病情。外國研究顯示,使用組合治療,約九成患者的副蛋白數量可以減少一半或以上、約六成患者更可清除九成或以上副蛋白。廖崇瑜指出,「如果患者年齡少於65歲,可考慮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抽取自身的造血幹細胞後,接受高劑量化療殺死癌細胞,再重新注入造血幹細胞,提升治療效果。」

近年亦出現CD38單抗藥物,可針對漿細胞CD38抗原,令漿細胞死亡,亦可引導免疫細胞作出攻擊,臨床效果理想,將來有望於一線治療時使用,又或合併於組合治療之中。

廖崇瑜指多發性骨髓瘤雖然未能根治,會持續復發,但現時治療效果不俗,能有效延長患者壽命。

廖崇瑜指多發性骨髓瘤雖然未能根治,會持續復發,但現時治療效果不俗,能有效延長患者壽命。

持續下背痛 小心多發性骨髓瘤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