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健康
2021-01-19 04:30:00
日報

缺乏益菌 或導致長新冠

分享:

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病毒清除後,理論上算是康復,可是康復半年後仍有部分人士持續出現一些病徵,這情況稱為「長新冠」。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患新冠肺炎的嚴重程度,與患者腸道微生態失衡程度一致,相信幫助患者改善失衡問題,可減低出現長新冠的風險。
 

(左起)黃秀娟、陳家亮及麥詠欣。

(左起)黃秀娟、陳家亮及麥詠欣。

中大醫學院院長、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指,過去已有研究表明,腸道微生態主宰人體免疫能力,以對抗病毒侵襲。由於腸道失衡改善需時,如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失衡狀態或會持續,繼而出現長新冠情況。


八成人症狀持續
外國研究指出,多達75%新冠患者痊愈後持續出現相關症狀。至於香港方面,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助理教授麥詠欣醫生表示,於2020年2月至4月期間追蹤了住院的30名新冠患者,年齡介乎20至72歲,當中40%為男性,30%患者有長期病,而入院時的嚴重程度多為中度,達63.3%,其次是輕微,有20%。「結果發現患者痊愈6個月後,有八成人最少仍有一種症狀,最常見包括疲倦、記性差、失眠、呼吸困難和脫髮等。」


益菌愈少病情愈嚴重
中大醫學院另一研究於2020年2月至5月向100名新冠肺炎患者及78名健康人士收集糞便及血液樣本,檢測血液免疫細胞及分析糞便的微生物。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發現,「患者與健康人士的腸道菌群組成並不相同,當中能夠調節免疫力的雙歧桿菌、普拉梭菌和真桿菌,患者的菌量降低了1.6倍至2.6倍不等,前兩者更與新冠肺炎病情嚴重程度有關;而這3種益菌愈少,炎症細胞因子濃度愈高,即發炎情況愈嚴重;同時患者亦擁有較多壞菌,如活潑瘤胃球菌、扭鏈瘤胃球菌和擬桿菌屬。」另外,患者於病毒清除後30天,益菌水平仍然偏低。麥詠欣補充,「長新冠患者的腸道微生態失衡情況亦在分析當中,相信很快可確定兩者間的關係。」

Ad Block


保護腸道環境
陳家亮續指,如果在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改善腸道微生態失衡狀態,相信可以減低長新冠的風險。「早前研究發現有四成港人腸道微生態有不同程度的失衡,故大眾應假設自己亦有此情況,避免進一步破壞腸道環境。首先要減少使用添加劑、代糖和抗生素,因為它們會直接破壞腸道生態,使腸道出現慢性炎症;足夠的帶氧運動也有幫助。不建議盲目服用益生菌補充劑,因為未必有正確的菌種以提升免疫力,使用前應先諮詢醫生。」

帶氧運動有助維持腸道微生態健康。

帶氧運動有助維持腸道微生態健康。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