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10-21 04:29:50
日報

血液檢測 揪認知障礙隱性高危者

分享:
血液檢測 揪認知障礙隱性高危者

血液檢測 揪認知障礙隱性高危者

在香港,認知障礙症死亡數字由2004年的276宗,急增至2024年的1,364宗,20年間增長5倍。嘉諾撒醫院阿茲海默症早期篩查計劃發現,即使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分數正常,部分人於血液檢測中發現帶有高風險生物標記,建議60歲以上並懷疑有腦退化跡象人士及早接受檢測。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黃家星表示,認知障礙症相當普遍,「每10個70歲或以上長者便有1人患病;85歲或以上的話每3人就有1人患病。」其中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佔所有病例近八成。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黃家星 老人科專科醫生勞思傑 嘉諾撒醫院總經理許小虎博士

(左起)黃家星、勞思傑及許小虎。

腦神經細胞逐漸死亡

阿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的神經元會被澱粉樣蛋白佔據,隨時間神經元之間會形成類澱粉斑,使腦部結構萎縮,引致學習與記憶區功能退化。若大腦神經細胞內的蛋白出現異常,形成神經纖維纏結的話,會令腦細胞逐漸死亡,影響認知能力。黃家星指,患者最初無明顯症狀,及後記憶力開始下降,漸漸影響日常生活,「若到中度認知障礙症,或須協助才可完成一些日常活動;嚴重者無法自理,溝通能力大幅下降,身體功能也逐漸喪失。」

認知滿分也可高風險

早前嘉諾撒醫院推行阿茲海默症早期篩查計劃,共有89名長者參加,先進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再做p-tau217生物標記血液檢測,結果發現56%人MoCA分數正常;老人科專科醫生勞思傑續指,「有36%人屬輕度認知障礙,其餘為中度認知障礙,他們已是延遲診斷,應盡快接受檢查及跟進,以免情況惡化。」MoCA檢測同時發現年紀愈大,認知障礙症風險愈高。

血液檢測方面,48%人帶有高風險生物標記,「值得注意是,他們當中逾66%於MoCA評分屬正常範圍,甚至有17%為滿分。顯示血液檢測在認知受損前能有效識別風險,與MoCA評估相輔相成,有助提高篩查準確度。」

adblk5
老人 長者 認知障礙症

及早診斷和治療認知障礙症,有助延緩退化。

調整生活降風險

勞思傑認為,輕度認知障礙並非「絕症」,而是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認知訓練、營養干預等來積極管理,「例如控制好血壓血糖、戒煙、減肥、做運動,即可大幅降低阿茲海默症的發生率。及早治療亦有助延緩病情進展。」患者可透過社交生活小組、智能激勵訓練、現實導向、懷緬活動治療、藝術/音樂探索治療等,維持腦部活躍;至於藥物方面,傳統可用膽鹼酯酶抑制劑改善記憶、思考等認知功能,以及NMDA受體拮抗劑調節神經傳導物質,預防止神經細胞受損。

認知退化減緩

新型抗澱粉樣蛋白藥物則可去除現有斑塊,並減少類澱粉蛋白積聚。研究指用藥18個月後,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認知退化減緩,逾半數早期患者治療4年後認知功能有改善或無退化,69%患者維持或改善病情,56%有實質改善。勞思傑建議,患者應及早針對病因作出治療,最大限度地保護神經元,維持獨立生活能力。嘉諾撒醫院總經理許小虎博士鼓勵60歲以上、認為有腦退化跡象人士參加早期認知障礙症資助篩查計劃,了解早期認知障礙症風險、早診早治。

追蹤am730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