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AI)技術興起令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出現愈來愈多以AI生成、大量和重複的低品質影片。為了提升平台原創性,打擊低品質內容,YouTube宣布將於7月15日實施重大政策更新,防止「AI垃圾內容」擴散,並僅對真實聲音和原創內容提供營利。
人工智能(AI)技術興起令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出現愈來愈多以AI生成、大量和重複的低品質影片。為了提升平台原創性,打擊低品質內容,YouTube宣布「洗太平地」,將於7月15日實施重大政策更新,防止「AI垃圾內容」擴散,並僅對真實聲音和原創內容提供營利。
目前,YouTube尚未公布新版政策的完整條文,但官方已在說明文件中強調,創作者必須上傳「原創」且「真實」的內容,而新政策會用更明確的語言,幫助大家判斷何謂「非原創」內容。
堵創作者利用AI快速量產影片獲利
YouTube指出,將於7月15日對其合作夥伴計畫(YouTube Partner Program、YPP)進行重大調整,旨在應對日益嚴重的AI生成低質內容問題。YouTube將更精準地識別那些透過AI工具產生的低品質內容,包括文字轉影片的內容、AI配音的重製影片、重複發布相同格式且缺乏創意變化的內容、以及完全由AI生成的假新聞事件影片。若創作者影片未能符合YouTube的標準,創作者可能會失去獲利的權利,屢次違規可能會導致被徹底從YPP除名。
不反對AI影片創作 惟需結合人類創造力
YouTube編輯及創作者聯絡負責人Rene Ritchie表示,政策修訂並非一項重大變革,只是「微調」YPP政策,主要目的是協助YouTube平台能更有效分辨量產或重複內容。他指AI技術的普及化顯著降低了製作此類內容的門檻,導致平台上充斥著大量低品質內容,給用戶帶來困擾。規則改變只會影響極少數「品質不佳」內容,並不代表YouTube反對AI影片的創作空間,但前提是創作者須將AI與人類的創造力及洞察力相結合,創作原創且有價值內容的創作者仍會獲得獎勵。
近年AI生成技術大幅進步,YouTube充斥大量的「AI罐頭」影片,像是利用AI語音配上圖片、影片、或各種AI生成新聞和音樂,部分頻道甚至累積數百萬訂閱。另外,還 AI偽造的新聞、案件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