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出土1.2萬年前雕像,疑為最早「人獸交」場景。(X)
以色列北部一處失落古聚落遺址,近日出土一枚僅有郵票大小的微型黏土陶偶。該雕像疑似呈現一隻鵝與一名女性之間的親密接觸場景,研究團隊表示,這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獸交藝術描繪,引發考古學界高度關注。
綜合報道,這個微小雕像僅高3.7厘米,刻畫一名裸身女性前傾,而一隻體型巨大的鵝從她後方靠近,喙部輕觸她的頭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研究員、發現雕像的Laurent Davin解釋,在泛靈論文化中,人類與動物精靈的互動時常出現在夢境、幻象與神話之中。
雕像刻畫一名裸身女性前傾,而一隻體型巨大的鵝從她後方靠近,喙部輕觸她的頭部。(X)
研究人員:巨鵝姿態活躍不像是「獵物」
研究人員指出,雕像上可辨識出女性乳房與三角形陰部的雕刻特徵。雖然有人提出較為保守的看法,認為女子可能只是搬運獵捕到的禽鳥,不過研究團隊表示,雕像中的鵝姿態顯得活躍,似乎不太像是「獵物」。檢測顯示,雕刻以當地黏土製作,經攝氏約400度燒製,其年代可追溯至約1.2萬年前。當時的此區域為「納圖夫文化」(Natufians)的活動地帶,該文化被視為中東最早由遊牧轉向定居社會的族群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