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縉李雋傑認為,部分投資者或會傾向選擇其他金融產品,預計相關政策放寬對樓市的短期刺激有限,實際成效仍待觀察。(資料圖片)
普縉總監(估值及諮詢)李雋傑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彰顯政府積極推動多元經濟發展、人才引進及基礎建設提升,並同步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長遠有助平衡樓市需求與供應,推動市場持續穩定發展。當中,北部都會區的設施完善及產業引入,預計將帶動新興地區房地產發展,有效紓緩核心區樓價過熱現象。同時,隨著香港國際金融及法律服務中心功能進一步加強,高端住宅及商業地產的需求亦將獲得支持。整體而言,《施政報告》展現香港樓市正邁向多元化及高質化發展的新格局。
李雋傑指,本年度政府進一步放寬外資及非本地買家入市門檻,包括將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購買住宅物業金額下調至3,000萬港元,有助吸引更多高端資金流入本地市場,推動核心區豪宅及寫字樓成交量,同時提升潛在買家入市意欲。不過,部分投資者或會傾向選擇其他金融產品,預計相關政策放寬對樓市的短期刺激有限,實際成效仍待觀察。配合去年已實施的按揭成數調整及供款與入息比率放寬,雖然現時高利率環境對購買力構成壓力,但長遠而言,這些措施有助降低入市門檻,進一步激活樓市交投,尤其在利率逐步回落時效果更為顯著。
他續指,為簡化審批流程及加快土地和房屋供應,政府提出設立「一站式快速審批平台」,整合規劃、地政及建築等跨部門程序,並擴大過渡用地地積比率、簡化臨時建築及小型工程規定,大幅提升審批效率。同時,多元化釋地及靈活地價和租約安排,有助發展商降低成本並提升規劃彈性。政府亦大幅提升公營房屋供應,未來五年目標達19萬單位,並推出租者置其屋、長者換樓及優化資助出售單位轉讓等政策,以提升土地及房屋供應的靈活度,積極紓緩供應緊張局面,對穩定樓價有積極作用。
香港「寵物經濟」規模已逾數十億元。(林俊源攝)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寵物經濟」規模已逾數十億元。今次政府首次提出放寬《食物業規例》,取消餐廳「寵物禁令」,容許寵物主人攜同寵物進入商戶用餐區域;預計此舉將活化社區街市和餐飲業,帶動周邊商舖租金及裝修翻新需求,同時刺激寵物用品、醫療及寄養設施市場,進一步推動住宅及辦公樓宇的配套向寵物友好方向發展,拓寬本地經濟多元化。針對寵物主的置業需求增加,推動開發寵物友好住宅及社區設施,有利提升細分市場的房產價值,增強住宅市場的特色競爭力與活躍度。
此外,政府解除自資院校招生限制,吸引更多內地及國際學生來港,有助帶動學生宿舍及周邊住宅市場發展,推動教育產業壯大,並進一步擴大本地人才庫。醫療及養老服務的持續提升,亦為長者房產市場提供穩定基礎。
總括而言,政府透過放寬入境投資、加快審批流程及多元化釋地,不僅有助提升供應彈性,亦為本地經濟及房地產市場注入新動能。未來可關注北部都會區首批過渡用地的規劃、輕型公屋及過渡房屋的落成進度,以及「實價補地價」和租約機制的執行情況。短期內,多項放寬措施有望推動豪宅、中小型住宅及商業舖位交投活躍,帶動餐飲、零售及創科園區周邊地產項目人流及租金回報增長。中長期而言,若北部都會區基建如期落成並配套完善,預料至2030年可創造逾5,000個高增值職位,並帶動本地GDP年均2至3%增長。不過,亦須關注政策執行時序及外圍經濟風險,避免供需錯配及地價上行壓力加劇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