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彥筒(Marf)、Day、張毓軒(Shin)、蘇振維(Ray So)及鄧濤在劇集《哪一天我們會紅》,同屬「無景深」頻道的成員。(蘇文傑攝)
ViuTV劇集《哪一天我們會紅》昨晚(23日)播出大結果,劇集觸及網絡生態、YouTuber與電影、世代之爭等,諷刺網民亦不乏自嘲,憑口碑突圍,成為話題之作,早前「無景深」團隊的5位演員,包括COLLAR成員邱彥筒(Marf)、 許軼(Day)、張毓軒(Shin)、蘇振維(Ray)和鄧濤接受本報訪問,作為生於網絡年代的新演員,他們對「紅」有何看法?如何爭取被看見的機會?
調刺網民 對號入座
顧名思義,劇集講述一班YouTuber在營營役役拍片的日常中,如何在網絡世界被看見,為了流量密碼,可以去到幾盡? 有不少精警的劇集片段,在網上廣傳,其中凌文龍與岑珈其對談,直指網民愛看垃圾短片,多巴胺才是流量密碼。同時又玩自嘲「ViuTV出名冇budget都拍好多」,還有拍爛片的電影監製、分裂24種人格(設)的YouTuber、資深YouTuber等角色,令人對號入座。Marf認為劇集呈現YouTuber有血有肉的掙扎,探討實際營運與理想主義的兩難。Marf演的YouTube頻道經理人,有個做電影監製的父親(田啟文飾),兩人上演世代與媒體之爭,她續說,「呢套劇將不同範疇平等化,YouTube、電視劇、電影,甚至文字平台。」
紅嘅時候盡情享受 過咗唔好眷戀
蘇振維對戲名《哪一天我們會紅》深有感受,「這劇講一班人好想紅,但現實中唔多人咁勇敢表達我好想紅,這戲提醒我要好誠實面對自己的需要,演員都係想被看見,做嘅鄙嘢有人睇,有人認同,但有時會逃避這諗法,覺得好世俗,這戲提醒我,這似乎不是壞事。」曾在電影《盜月者》演「童童」的蘇振維,因造型與《100毛》「專家Dickson」撞樣,一度人氣急升後回落,他坦然面對,「其實這行業去得很快,幾個月前仍是討論隊象,幾月後已沒人記得,我覺得是正常現象。」
資訊氾濫 審美疲勞
Shin憑《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石曉陽一角為人悉熟,雖已登上大銀幕參與《寄了一整個春天》等,但與「爆紅」仍有一段距離,他卻不感失落,「呢個時代唔同以前,以前只會睇張國榮、梅艷芳,主流媒體主宰資訊內容,唔會睇其他海外嘢。但而家資訊太多,你有審美疲勞時,有啲嘢你唔會想再睇,亦唔會咁專注。」蘇振維補充指藝員很被動,他坦言,「想接觸更多觀眾,但又冇嘢拍,其實好難,始終要靠作品,當你逼自己做唔擅長嘅工作,就未必會紅。我覺得最緊要的心態,紅嘅時候盡情享受,過咗就唔好眷戀。」
「軟」性自我推銷
Marf亦認同演員很被動,但在等待機會期間,不妨作「軟性」的自我推廣,「唔一定要爆料或做好juicy嘅嘢,可能係穿搭、談吐等等,呈現自己不同嘅可能性,人家都看在眼內,可能有個導演咁啱搵緊演員,咁啱睇到你個po,好適合佢想要嘅嘢,呢樣嘢你永遠都唔會知。所以我覺得紅係唔會有長期,雖然佢係我哋追求嘅嘢,但另一角度嚟講,我哋追求嘅係用興趣或擅長嘅嘢,去維持生計或行業運行。」Marf演的YouTube頻道經理人,有個做電影監製的父親(田啟文飾),兩人上演世代與媒體之爭,她續說,「呢套劇將不同範疇平等化,YouTube、電視劇、電影,甚至文字平台。」
DM G-Dragon C朗拿度
Day、蘇振維和鄧濤都是初次拍劇,演藝學院畢業、劇場出身的蘇振維表示,由於此劇大部分時間是順序拍攝,跟舞台劇演出分別不大。鄧濤曾拍微電影和MV,「今次拍劇會有較長時間去諗角色發展的細節。」Day自言她自言沒有接受過戲劇訓練,不確定能否應付演戲,既緊張又開心,但今次經驗令她對演戲興趣大增。劇中角色Anna是經常追看網片的中學生,她形容:「Anna會不停DM人。」問她可曾DM藝人?她笑言,「沒有瘋狂DM,但都會有DM,不過沒預計他會回覆,純綷是內心爽。(DM給誰?)G-Dragon。」說畢,即引來全場爆笑。蘇振維亦自爆曾DM球星,「如C朗(基斯坦奴朗拿度)或尼馬等,純粹係玩。」Marf再三追問內容是甚麼,他尷尬地透露,「話佢昨天踢得很曳!」
作為藝人,必然會收到惡意或善意的DM或留言,Day坦言以前會逃避,「當覺得社交媒體令我有壓力時,我會避開,有時的確會忽略了一些很愛我的粉絲。」她續說,拍劇後反而有所轉變,讓她了解粉絲心態,「我的角色是從觀眾角度看幕前的人,所以讓我代入觀眾想法,期待回覆,所以現在我都會留意網上留言,或回覆粉絲給我的信或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