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1-11-19 04:30:00
日報

保護兒童|團體去年接200宗涉虐兒個案 近半涉體罰促立法禁止

分享:
施虐會對兒童造成深遠影響,包括缺乏安全感和自我形象低落等。

施虐會對兒童造成深遠影響,包括缺乏安全感和自我形象低落等。

黃翠玲(文詠琛攝)。

黃翠玲(文詠琛攝)。

日前一宗22個月大女嬰遭虐待致死案件,再次引起社會對虐兒個案的關注。防止虐待兒童會表示,2020/21年度共收到1,264宗熱線舉報及諮詢,較去年度升一成,當中200宗屬懷疑虐兒個案,涉及248名兒童,身體虐待個案比率佔近半,其次為性侵犯佔一成七;其中6至8歲兒童是最高危組別,佔虐兒個案兩成,該會估計兒童升學及疫情是增加親子衝突的成因。

6至8歲屬高危

防止虐待兒童會指,248名懷疑受虐兒童中,年齡介乎6至8歲的佔最多,達20%,其次為3至5歲(17%)、9至11歲(16%)及12至14歲(15%)。當中涉及221名懷疑施虐者,八成為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祖父母。

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黃翠玲指,個案牽涉的年齡群組為兒童學前、升小一及升中一階段,反映父母面對子女選校壓力大,加上疫情停課,家長需兼顧老師角色,令親子衝突加劇。黃翠玲又指,家庭成員對兒童施虐對兒童造成深遠影響,包括缺乏安全感和自我形象低落等,「因為本應保護他們的人,現在反過來傷害他們,兒童會對人失去信任,長遠而言較難與人建立信任關係。」

兒童網上交友遭性侵危機增

200宗懷疑虐兒個案中,身體虐待個案的比率佔48%(96宗),其次為性侵犯17%(33宗)。黃翠玲表示,疫情期間,兒童有較多時間上網及使用智能電話與外界接觸,增加了兒童在網上接觸侵犯者的危機,部分性侵者更會要求受害人傳裸照,情況值得關注。
黃翠玲又指,學校停課期間虐兒個案難識辨,隨疫情放緩回復面授課,相信個案陸續浮面。她引述社署統計數字指,今年首9個月發生1,023宗懷疑虐兒個案,比去年同期的650宗,飊升57%,預料今年的虐兒數字創新高。

促訂立強制舉報懷疑虐兒機制

對於一對同居男女因虐待22個月大女嬰,日前被判囚5年4個月,黃翠玲認為阻嚇力不足,但尊重法庭裁決。促請政府接納法改會的建議,訂立針對虐兒的「沒有保護罪」,並提高現時《侵害人身罪》的刑罰;亦希望政府訂立強制舉報懷疑虐兒機制,立法全面禁止體罰,以及制定政策規管網絡供應商,確保網絡平台安全性,預防兒童性侵犯等。

adblk5

保護兒童|團體去年接200宗涉虐兒個案 近半涉體罰促立法禁止

【立即參加】送Rollink全球最輕薄可摺疊手提行李箱🧳!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