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7-09-13 06:00:00

公共圖書館「大嘥鬼」億元買新書 舊書淪廢紙

分享:
申訴專員公署批評公共圖書館購書及註銷館藏政策。(鍾式明攝)

申訴專員公署批評公共圖書館購書及註銷館藏政策。(鍾式明攝)

康文署管理的圖書館再被揭發淪為「大嘥鬼」。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圖書館採購及註銷館藏的準則及程序,發現康文署過去數年以近億元購入新書,另邊廂卻將數以十萬計舊書,大量當作廢紙處理,甚至以捐贈舊書耗用大量人手「揀書」為由,擱置推行恆常計劃。申訴專員劉燕卿狠批現行制度非常僵化,舊書淪廢紙亦非常可惜,促檢討註銷館藏政策。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圖書館有1,457萬項館藏,每年均會購入新書補充館藏,然而,公署發現康文署採購指標理據模糊,現仍沿用前市政局制定的採購政策,即每年購買不少於70萬本,但署方一直沒解釋採用此指標的原因,以致由2013至14年度開始,購書量連年上升,更超出70萬本的目標,而於16至17年度超出兩成,總開支涉款9,800萬元。
申訴專員公署調查主任張創榮稱,在過去8個年度,館藏採購量增16.8%,借書量卻跌18.2%,兩組數字或不可直接比較,惟認為署方亦有需要分析借書量下跌的原因,檢討每年購書數目及種類須否作調整。

adblk5


曾註銷高達86萬項館藏
棄書方面,公署分析每年註銷館藏量約為上年總館藏量的5%至7%,其中於15至16年度註銷館藏量近40萬,較上年度升18%,而在10至11年度更屬近年高峰,註銷高達86萬項館藏。被註銷後的圖書館資料絕大部分超過兩年,亦有只用了兩年以下的資料被棄,棄書的出路大多只當廢紙回收,而影音資料會先砸碎,再交由清潔公司處理。不過,公署指,康文署只備存註銷館藏資料數量清單,在2015年中前一直未有列明註銷原因,無法作統計管理分析。
劉燕卿認為圖書館現行做法並不理想,斥「非常僵化」,圖書館資源涉及公帑,理應物盡其用,即使是需註銷的資源,其文化價值定必比當作廢紙處理為高,署方需就註銷政策作全面檢討。


康文署:今年捐412本舊書
康文署發言人稱,整體同意調查報告,已審慎研究有關建議,圖書館在訂定18至19年度館藏發展計劃及採購數量時,會檢討是否修訂每年採購不少於70萬項圖書館資料的參考指標;而署方於今年完成試行,已捐贈412本書予社區圖書館及學校,亦會繼續與決策局檢討現時安排承辦商以廢紙方式處理註銷資料的做法。


 

ADVERTISEMENT

最後一輪消費賞開始🎉激賞智能家電/旅遊神器/時尚手錶等!

👇🏼立即登記參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