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9-04-18 06:00:00

公屋輪候勢破6年 團結基金:必建明日大嶼

分享:
運房局常秘應耀康上周指調整公私營比例,不會影響私樓供應。基金會認為報告分析推翻有關說法。(香詠倫攝)

運房局常秘應耀康上周指調整公私營比例,不會影響私樓供應。基金會認為報告分析推翻有關說法。(香詠倫攝)

香港土地短缺相信已是社會共識,而房屋不足至何地步?團結香港基金昨公布研究報告,分析公私營房屋供應都面臨「斷崖式下跌」,公屋平均輪候時間3年內將突破6年關口,而2023年的私樓落成單位亦會較去年跌四成。基金研究主管倡加快改劃土地建屋緩解問題,惟坦言只是「權宜之計」,重申「明日大嶼」計劃必不可少。

 

報告指出,未來4個財政年度的公營房屋平均落成量為18,300個單位,遠低於《長遠房屋策略》31,500個單位的年均供應,相差約42%。而2022/23年度的供應更跌至14,500個單位,比目標低逾一半。報告預料,未來10年的的實際公營房屋供應只有23萬個單位,比政府估算再少18,000個單位,料實際有「八萬五個單位短缺」。報告分析,如要確保公屋輪候重達「3年上樓」目標,未來5年的平均落成量須達43,800個單位。

政府將《長策》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四比」調整為「七三比」,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葉文祺(圖右)認為,在總供應目標沒有增加的情況下,這個比例調整只是「左手交右手的零和遊戲」。報告預計,未來5年平均有18,500個私樓單位落成,表面上達到《長策》的13,500個供應要求,然而熟地供應減少,料2023年的落成單位僅13,300個,與去年比較相差約37%,且未填過去5年近10萬單位的短缺。


三招權宜之策緩解問題
報告促政府參考「三招」,包括加速發展25幅較易處理、具潛力發展住宅用地的「改劃地」,考慮發展西貢十四鄉兩幅佔地64公頃、料提供2至3萬個單位的「未劃分山坡地」,以及盡快開展110公頃棕地和150公頃私人新界農地的改劃工作。基金會承認,措施只是權宜之策,未能解決土地問題。


基金會:政府不能只想回本
至於原本預留丁屋申建的900公頃官地,丁權案後是否可以發展房屋?葉文祺引用過去報告,認為大部分屬後巷、風水林等零散土地,不適合作大型發展,惟不排除有小部分土地可作其他用途。針對「明日大嶼」造價高昂,他引「玫瑰園計劃」佔當年約三成GDP為例,「明日大嶼」只佔兩成並不算貴。他又指政府非商業公司,不能只追逐能否回本為目標。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