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會促請政府為預繳式消費設冷靜期立法。(林俊源攝)
再有健身中心疑涉不良銷售被投訴。工聯會接獲投訴個案指,分別有兩間健身中心的職員,涉嫌擅取顧客信用卡過數,購買健身會籍及私人教練課程。當中有事主先被擅用信用卡過數四萬多元,其後再被帶到房間內由多名「大隻佬」遊說下簽署約12.5萬元的私人健身教練課程。工聯會促請政府盡快就預繳式消費增設冷靜期立法,避免再有同類事件發生。
其中1名年約23歲的女事主,於去年10月5日被旺角一間健身中心的職員在街頭以試玩為由帶往健身中心,其間推銷一個約2.1萬元的1年健身會籍。女事同意購買1年健身會籍,並先付2,100元現金,餘款以信用卡繳付。她當晚將信用卡資料WhatsApp予健身中心職員繳付餘款。
女事主翌日再到健身中心試堂時,被帶進房間內推銷約12.5萬元、共104堂的私人健身教練課程,職員並稱可作分期付款。但事主其後發現,信用卡已被擅自過數四萬多元購買2年會籍,之後又被「碌爆卡」,過數4.8萬元購買多個健身教練課程,並被職員追討逾7萬元餘款,並指不可分期支付,事主需自行向銀行申請分期還款。
女事主兄:
兩、三個大隻佬輪流推銷
該名女事主的兄長阿發指,女事主當時知道已被健身中心職員刷卡過數,不知如何是好,惟有同意簽約,「佢自己一個女仔,又坐住喺間房度,有兩、三個大隻佬不斷輪流,不斷輪流,出入出入咁sell佢同一個plan,咁佢不勝壓力之下,咁佢被迫都再簽埋合約㗎啦」。
另一名年近30歲的男事主於去年11月12日在觀塘一間健身中心,職員聲稱可協助他向另一健身中心辦理手續,退回約11萬元的「教練費」,並聲稱辦理手續時需要使用部分信用額,結果被擅自過數2.4萬元用作購買會籍。事後,事主致電健身中心方知受騙。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兩宗個案已轉介至海關跟進,並認為這類個案舉證困難,促請政府盡快就預繳式消費增設冷靜期立法,避免顧客在「洗腦式」或高壓推銷下簽署大額健身合約。
FFG否認作出不良銷售
被指擅自利用顧客的信用卡過數,購買會籍及健身教練課程的FFG武術健身中心,其董事杜恒霖回應指,翻查記錄認為女事主當時清楚了解是購買兩年會籍,並繳付相關費用,事後再購買私人教練課程,強調若事主有質疑便不會在合約上簽名。他又形容,女事主到公司簽文件期間,與教練討論健康飲食的過程愉快,不排除是女事主兄長認為事主不懂拒絕人或不理智消費而要求退款。他說,目前看不到公司銷售手法有問題,不排除會跟進不合理指控及誹謗。他說,分店設有錄音和錄影設備,以防員工使用不良銷售手法,但不會公開有關內容。
另一間被投訴的觀塘M Boxing Fitness負責人黎先生表示,涉事男職員上月初已因懷疑偽造文件被解僱,而中心在月中收到消委會通知,已報警處理。他說,在解僱該職員時已表明,因其銷售手法而產生的問題,中心不會賠償,所有法律責任由有關職員承擔。

阿發指妹妹在壓力下無奈簽約。(陳奕釗攝)

FFG董事杜恒霖否認指控。(林俊源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