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發局曾表示7月訪港旅客按年上升12%至439萬人次。
暑假向來被視為傳統旅遊旺季,其中旅發局曾表示7月訪港旅客按年上升12%至439萬人次。而8月亦剛於昨日完結,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預計,本港8月訪港旅客數字或成為疫後單月新高,有望突破500萬人次;當中受惠於啟德體育園接二連三舉辦演唱會、體育盛事吸引大量旅客。他又指,疫情後旅客消費形式改變,希望政府關注營商環境,強調「復甦最後一兩里路最艱難」。
姚柏良昨日出席電視節目時稱,按初步數據,8月訪港旅客已突破1月474萬人次的高位,料成為疫後單月新高,甚至有望破500萬人次。而整個暑假旅遊旺季、7月至8月約有960萬旅客,相比去年同期有約14%至15%增長;升幅屬預期內,因7至8月為傳統旅遊旺季,旅遊業有穩步增長勢頭。
姚柏良認為,人次增加的原因包括新地標啟德體育園啟用,接二連三舉辦的演唱會和體育盛事,吸引了很多東南亞、東北亞及內地旅客來港。然而,無論出境、入境旅客,以至商務會展客,都只達疫情前水平的七成,他估計因不同企業仍在復甦,盡量控制出差成本,次數仍不及從前。他亦提醒,「復甦最後一兩里路最艱難」,而疫情後旅客消費價值觀改變,整體旅遊業發展應智慧化、電子化,希望政府關注營商環境。

姚柏良相信,今年旅客人流達5,000萬人次。
整年有機會達5,000萬人次
展望未來,他相信,依今年首8個月的表現來看,若香港大環境不變,相信今年有機會達5,000萬人次,較政府預期好。原因是下半年也是傳統旺季,而第四季有很多不同的盛事舉行,其中全運會第一批門票售賣情況亦較預期好,如22歲以下男子籃球決賽已售罄,「全運會係希望推廣全民運動,不過若從一個促進旅遊,促進經濟的角度,這是一個新的嘗試。」
盛事人流助夜經濟發展
另外,姚柏良又談到夜經濟發展並指,餐飲業沒有夜市很難生存,但因疫情期間餐飲業實施一更制,「夜晚9點就收爐」,而盛事可帶動人流,餐飲業可能看到有人流便會考慮「開夜啲」,當夜間活動越來越多,相信餐飲業也會調整經營模式。
打造「九龍城文物徑」
他又希望啟德體育園帶來的客流可再延伸,期望打造「九龍城文物徑」,利用古蹟文物等特色吸引旅客,入場之前行九龍城寨,食泰國菜;或可到附近的九龍城、新蒲崗等,冀藉此留住旅客,引流到其他地方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