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舊區剩餘地積比率不足,對市區更新工作帶來挑戰。施政報告提出,以新思維利用新發展土地推動市區重建,包括放寬目前同區地積比率轉移安排,容許重建項目未用盡的地積比率跨區轉移到其他地區以至新發展區,增加市場重建誘因;在北都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預留3幅土地讓市建局籌劃興建新樓,作為將來「樓換樓」的替代單位;以及針對重建需要較迫切的7個指定地區,試行適度增加私人重建項目地積比率,容許將增加的地積比率轉移至北都或其他地區使用,或轉為金額用作抵銷在投地或做其他項目地契修訂、原址換地所須繳付的地價。市建局歡迎安排,並將會全面配合。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表示,3項新措施能有效提升重建誘因與效率,吸引發展商參與。透過將原本分散、難以加建的「沉睡地積」轉化為可交易的發展權,加上北部都會區預留替代單位及7個指定地區,重建不再是逐宗談判,而是可規模化運作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