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局建議規定所有持牌私營醫療機構,包括私家醫院,必須按衞生署署長指明的格式提供收費表。(資料圖片/鍾式明攝)
私營醫療機構收費透明度不足為人詬病,醫務衞生局建議所有持牌私營醫療機構,包括私家醫院、日間醫療中心和診所,均必須以指明格式提供收費表,同時提出規定私院須以指定格式向病人或家屬等提供服務費用預算,以及規定私院呈報及公布過往費用及收費的統計數據。
倡私營醫療機構指定格式提供收費表
醫衞局向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提交文件指,參考消委會今年3月發表的私營醫療服務研究報告和審視不同私營醫療機構運作模式後,認同在定價手法上存在一些關注的情況,政府為提升服務效益及應對醫療通脹,將探討就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立法。
當局建議規定,所有持牌私營醫療機構包括私家醫院、日間醫療中心和診所,均必須按衞生署署長指明的格式提供收費表,清楚列明所有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和指明治療及程序,並盡量以固定價格表述,若不切實可行就應提供價格範圍,個別或需度身訂造的醫療服務亦應列明機構可按要求提供價格資料,提醒病人查詢。收費表應透過紙本或電子格式提供,並在機構營業時間置於當眼處方便公眾查閱,有住院服務的私院更必在網站公布。
擬要求私院提供「指明治療及程序」書面預算
醫衞局建議又提到,病人如要進行自然分娩、大腸鏡檢查、支氣管鏡檢查等30項常見及非緊急的「指明治療及程序」,私家醫院須在病人接受服務前,以指定格式向病人、家屬或獲授權人士提供書面預算表格,列出主診醫生姓名、須接受的治療或程序、預計住院時間和病房級別等,並分別列出預算醫院費、醫生費、藥物、植入物和消耗品費用。不過,醫衞局提到如病人情況相當危急,私院應以救治病人為先,故病人如需在預約12小時內入院,就可獲豁免提供預算表格。
此外,當局建議規定私院每年向衞生署呈報並在醫院網站公布「指明治療及程序」的過往費用及收費統計數據,包括平均住院日數,以及醫院費、醫生費和總收費的最低至最高個案實際範圍等,同時應公布最終收費超出服務費用預算最少兩成的個案宗數。違反3項立法建議的罰則,當局初步建議可在簡易程序定罪下罰款,如持續違規未有改善就可在持續期間進一步罰款,但不會引致監禁。當局將來亦擬推出3項長遠改善措施,包括更好整合並共享私營醫療數據、推動醫療服務範圍及收費項目標準化,以及公布臨床指引與質素及效益基準。
目標明年提交草案落實措施
醫衞局解釋,收費透明度對市民選用私營醫療服務與否尤為重要,私營醫療服務收費定價不明確、價格持續攀升,只會令市民卻步,也會令醫療保費水漲船高,減少市民購買或延續醫療保險的意欲,勢必進一步加重公營醫療壓力。當局下月起會陸續會見持份者,包括醫療衞生界、保險業界、病人組織和學術機構等,進行更深入諮詢,明年提交規例草案並逐步落實相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