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5-08-29 10:30:00

斧山道原本是鎚仔道? 又是翻譯的錯?|香港街道故事

分享:
斧山道原本是鎚仔道? 又是翻譯的錯?|香港街道故事

斧山道原本是鎚仔道? 又是翻譯的錯?|香港街道故事

甚麼是鎚仔?甚麼是斧頭?相信大家都會懂得分辨。但早於1900年代,有人卻將兩者混淆了,結果一次繙(又寫作「翻」)譯出錯,使斧山道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也未有糾正。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斧山明明山形似鎚仔 中文錯譯成斧山道

斧山道是位於九龍黃大仙的一條道路,全長約690米,北起蒲崗村道,南至新蒲崗彩虹道。

而街道的名稱,不難想像是源於斧山,即牛池灣以北、約140米高的一個山丘。據說約1905年,港英政府需要繪畫九龍界限街以北的地圖,後來經考察後,發現有一座山看去好像一個鎚仔,於是稱其為Hammer Hill(香港早期的街道都是先有英文名稱,再繙譯成中文)。

adblk5
斧山道英文名稱源自約140米高的小山丘,該地區山形貌似一個鎚仔,因而被命名為Hammer Hill,但後來卻被譯為斧山。 位於斧山道上的斧山道運動場。(圖片來源:Google Map截圖) 圖中為斧山道南行線,龍翔道及彩虹迴旋處之間。(圖片來源:Google Map截圖) 鄰近斧山道的著名景點志蓮淨苑,是一座仿唐式佛寺,於1997年底落成,曾獲得不少際築獎項。( 圖片來源:Getty)

正常來說,Hammer意指鎚仔,Hammer Hill的中文繙譯應為鎚仔山。不過,負責官員繙譯街道名稱為中文時,卻疑似將鎚仔和斧頭混淆,結果Hammer錯譯為斧頭(斧頭的英文譯名為Axe或Hatchet);原本應是鎚仔道,就變成了今天的斧山道了。

直至二戰後,政府在修訂街道譯名時,才赫然發現這個譯名錯誤錯,就在地圖上的英文譯名Hammer Hill旁邊加上Fu Shan的音譯了。

不過,現在的斧山道名稱,則依然是用上Hammer Hill,也沒有改回初衷的「鎚仔道」。

延伸閱讀:鄰近斧山道景點志蓮淨苑 明星蓋的廟宇?仿唐式還是日式風格?

斧山建公屋 不叫斧山村卻稱富山邨?

前身為1960年代搬遷的牛房和1975年清拆的染廠,位於斧山、1978年開始入伙的富山邨,初時曾構思過命名為斧山村,惟「斧」跟「苦」字同音,有欠吉利,最終取名好意頭的富山邨。( 網上圖片)

前身為1960年代搬遷的牛房和1975年清拆的染廠,位於斧山、1978年開始入伙的富山邨,初時曾構思過命名為斧山村,惟「斧」跟「苦」字同音,有欠吉利,最終取名好意頭的富山邨。( 網上圖片)

順道一提,後來在斧山北面興建公共屋邨,初時想稱為斧山村,但考慮到「斧」跟「苦」字同音,意思不太吉利,最後便改稱為跟Fu Shan同音的富山邨,取其好意頭。

延伸閱讀:香港街道故事|列拿士地臺英文翻譯擺烏龍 女王大道誤譯皇后大道

延伸閱讀:香港街道故事|北角電氣道曾有大型發電廠?繙譯Power鬧出笑話?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於am730刊出,歡迎關注】

香港室內緩跑徑綜合排名|康文署體育館 香港室內緩跑徑綜合排名|康文署體育館 香港室內緩跑徑綜合排名|康文署體育館 香港室內緩跑徑綜合排名|康文署體育館 香港室內緩跑徑綜合排名|康文署體育館 香港室內緩跑徑綜合排名|康文署體育館 香港室內緩跑徑綜合排名|康文署體育館 香港室內緩跑徑綜合排名|康文署體育館

ADVERTISEMENT

🥮請你食皇玥經典流心雙輝月餅🥮

👇🏼立即登記參加👇🏼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