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熙稱東區爆水管嚴重,建議水務署安裝智能監察器留意水管情況。(資料圖片)
北角明園西街前日(10日)傍晚有水管爆裂,多幢大廈食水一度暫停,其中明苑中心更一度停電。港島東立法會議員梁熙說,即使大廈訂定處理緊急事故機制、負責人,以至相關程序及指引,但持牌工程師要10多小時後才可到場處理,關注在復電或服務的時間是否需要制訂標準。
加強宣傳「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
梁熙今早(12日)在港台節目表示,事件起因並非大廈本身問題,近日港島東區是爆水管最嚴重的地區,已向水務署反映能否優化「智管網」工程,透過安裝智能監察器留意水管情況。另外,希望當局加強宣傳「預防性維修資助計劃」,加上政府資助,以處理樓宇老化問題。
可加強跨專業巡查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李海達在同一節目表示,個別樓宇總電掣房的電線可能已用十多年,涉及不同牌子及產地,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去訂購。至於如何制訂防範措施,他認為可以做一些排除隱患工作,例如低窪地帶加裝防洪閘或警報器,日常物業管理除了一般巡查外,可加強電力裝置及建築的跨專業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