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購物日趨盛行,除日用品及衣飾外,更有消費者經網上或社交平台購買貓狗作寵物。不過,消委會調查發現,網購貓狗的健康狀況普遍較差,患病率亦高於寵物店購買的寵物,逾九成更缺乏疫苗紀錄。消委會並「放蛇」接觸網上賣家,發現懷疑涉及走私、非法繁殖,有理由相信風險較大,呼籲市民不應網購寵物。

愈來愈多人喜歡飼養寵物。(鍾式明攝)
消委會年初與漁護署邀請本港註冊獸醫參與問卷調查,綜合回覆結果發現,網購貓狗普遍健康狀況較從寵物店購買的欠佳,每10隻求診的網購貓狗中,平均有5.5隻貓和5隻狗,被發現患有疾病或處於不良狀態,購自寵物店的則平均有3.9隻貓和3.3隻狗。受訪獸醫亦指出,以上呼吸道感染、腹瀉和犬病毒性腸炎等8種狗隻最常見疾病為例,網購狗隻的患病比率介乎52%至86%,顯著高於購自寵物店狗隻的29%至78%;網購貓隻除上呼吸道感染與寵物店貓隻感染比率相若外,患上其餘7種常見疾病的比率亦較寵物店貓隻高。
回覆調查的獸醫亦指出,網購貓狗有較大機會出現其他問題,包括逾九成缺乏適當的疫苗接種紀錄,相對的寵物店貓狗比率為32.7%,其次是身體狀況差、年齡與品種與主人描述不符等。有近91%獸醫同意或非常同意近年網購貓狗趨勢有所增加,同時分別有近93%及88%獸醫同意或非常同意在網上售賣的寵物當中,有相當比例分別來自不良賣家,以及環境惡劣的繁殖場或自家繁殖者。

消委會接觸到的部分網上賣家,懷疑涉及內地走私。圖為海關過往檢獲的走私寵物。(資料圖片)
放蛇搵網上賣家 大部分未能提供繁育證明
另外,消委會又以「放蛇」形式在社交平台接觸13名網上賣家,發現約九成賣家懷疑涉及內地走私、本地無牌繁殖或販賣等。有5人表示狗隻在內地繁殖,當中4隻貴婦犬售價由人民幣5,000元(折合港幣5,416元)至港幣1.2萬元不等,另有1隻法國鬥牛犬售價高至4.6萬元;有賣家聲稱落單購買後,身處內地的狗隻最快可在未來一至兩日運抵本港,惟普遍沒有說明運送途徑。其餘8名賣家就聲稱在本地自家繁殖,惟只有一人能提供俗稱「黃紙」的《狗隻繁育聲明書》黃色副本,亦有人解釋因做漏文件、未能等及當局辦理而未能提供或未申請「黃紙」等。
消委會署任總幹事何應富指,調查發現網購者很大機會不會得知寵物來源,聲稱能翌日運抵的寵物亦相信是循非法途徑來港,同時買家亦不能先視察寵物情況和繁殖場所環境等,有理由相信網購寵物風險大。他續說,部分商家提供的針卡和「黃紙」亦無法辨別真偽,或涉及詐騙,故不建議消費者網購寵物。網購不明來歷貓狗或為社會帶來公共衛生風險,消委會建議政府加強監管網上非法販賣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