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12月7日舉行,政府舉辦39場選舉論壇。(周令知攝/資料圖片)
立法會選舉12月7日舉行,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新城電台節目回應政府舉辦的選舉論壇被指欠缺「火花」、缺乏候選人互相質詢環節、候選人過於客氣或答非所問時指,現時已舉行的選舉論壇有辯論環節,候選人之間可互相發問,並非沒有「火花」。他說以往的論壇曾經出現互相謾罵、互揭瘡疤,甚至有粗言穢語,認為不是很「正路」的辯論,希望能夠有較高層次的辯論,讓市民知道候選人對議題看法,不是很市井地互相對罵。
愛國者對不同議題立場都不一樣
他舉例指,校際辯論比賽亦毋須以謾罵方式與對手辯論,而同樣能達成好的辯論效果。政府不會指示參選人以激進或溫和方式辯論,全由他們自己發揮,而候選人亦要把握機會,在論壇中發表自己的政綱和看法。他又認為,即使是由愛國者治港,每名愛國者代表不同界別,對不同議題的立場都不一樣。
官辦選舉論壇與傳媒論壇沒分別
報道指多個電視台取消舉辦立法會選舉論壇,陳國基說,過往由傳媒舉辦選舉論壇與今次政府舉辦兩者內容大同小異,流程和規則都相若。今次有161名參選人,而距離投票日不足1個月,希望每位參選人的政綱及取態都讓市民聽到,加上舉辦39場選舉論壇,很難要求傳媒舉辦,所以決定由政府舉辦,傳媒亦可以採訪。
承辦全運會為未來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增底氣
陳國基又表示,本港首次有份承辦全運會,令香港未來承辦更大型的國際賽事有「底氣」,經過這次經驗有信心未來有能力舉辦更多國際盛事。一些與內地合作的跨境賽事,是很好機會加強香港與內地的交流和合作,當中跨境單車及馬拉松項目,為運動員安排「無感通關」,對未來舉辦跨境項目打下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