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4-24 06:00:00

誤信電子煙較健康 醫生:電子煙一樣上癮

分享:

電子煙、加熱煙等另類吸煙產品近年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更成為年輕人間的潮流玩物,但重重包裝及裝飾下,仍無法改變它其實是「煙草產品」的本質。這些煙草產品聲稱自己是「減害產品」、「有助戒煙」,有煙民嘗試以電子煙戒煙後,發現身體卻愈來愈差。醫生解釋,因這些產品其實均含有尼古丁等致癌物質,更甚的是其精美的包裝及新奇的口味,可能吸引青少年誤墮這「糖衣陷阱」,成為煙民。文:姚秀儀 圖:蘇文傑

林哲玄指,電子煙煙油,包括爆谷味、果汁味等口味,明顯是吸引青少年。

林哲玄指,電子煙煙油,包括爆谷味、果汁味等口味,明顯是吸引青少年。

現職公務員、43歲的葉先生煙齡已有逾20年,他於數年前發現氣管不適,體能轉差,跑步時會因氣管痕癢而咳嗽,天氣稍有轉變便會有痰,「情況係成日持續嘅」,令他首次萌生起戒煙的念頭。葉先生最初曾有半年時間靠意志力阻止自己吸煙,後來因聽聞電子煙不會影響健康,故嘗試以電子煙協助戒煙。但他指,吸食電子煙一個月後,覺得「喉嚨仲衰咗,痛到唔可以再食。」亦未見對戒煙有何幫助,於是停食電子煙。葉先生後來在戒煙機構協助下,透過做運動及飲咖啡提神,令他在3至4個月內成功戒煙,身體狀況亦有明顯改善。

adblk5


同樣有尼古丁成分
事實上有不少煙民跟葉先生一樣,誤以為電子煙及加熱煙等產品是「戒煙神器」,有電子煙商亦將電子煙標榜作「味道不如傳統煙濃、煙霧較少」,配上多種口味,令電子煙一躍成為煙民及年輕人的新寵。香港醫學會副會長林哲玄指,電子煙同樣有尼古丁成分,「一樣會上癮。」他引述多項外國研究指,電子煙無助降低吸煙的意欲,反而更多的人變成同時吸食傳統煙及電子煙,轉食尼古丁替代品戒煙的成功率,其實比使用電子煙或加熱煙等產品更高。

此外,電子煙及加熱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同樣不容小覷,因煙油除了含尼古丁及重金屬等致癌物外,吸食時亦會釋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甲醛等。林哲玄指出,醫學界發現,當煙霧經過呼吸道時,會令呼吸道的巨噬細胞喪失吞噬有害物質的功能;臨床亦發現,電子煙煙民患上心臟病的風險與傳統煙煙民相若,同時吸食電子煙及傳統煙的人士,其心臟病發的風險會較沒有吸煙習慣人士高出4.6倍。 


產品目標對象為青少年
他取出數款電子煙煙油,包括鐵觀音味、爆谷味、果汁味等口味,並解釋稱:「鍾意食煙嘅人,佢哋唔係想要咁多種味道,呢啲味道好明顯係針對小朋友同青少年。」美國去年公布一項調查,發現當地有逾360萬名青少年曾吸食電子煙,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將此問題形容為「流行病」,並已加強監管電子煙出售。林哲玄憂慮,一旦繼續任由新型吸煙產品在香港市面出售,會令更多年輕人接觸到這類煙草產品,情況猶如美國般難以控制,更會令本港多年來向兒童灌輸「吸煙危害健康」的教育觀念毀於一旦。 

adblk6

政府修例全禁電子煙,是醫學界樂見的事,林哲玄更說「機會得一次。」對於有意見批評,政府只禁另類吸煙產品,不禁傳統煙的做法是「禁輕不禁重」,他形容,情況如一名有嚴重疾病的兒童患上傷風,「你問醫生點解唔醫佢嘅重病,要醫傷風呀?唔好醫佢傷風啦。你話呢個講法通唔通?」他感嘆,醫生團體現時所做的事是「倒自己米」,但他們實在不願在眼見另類吸煙產品大行其道,損害大眾健康後才站出來反對,「到時已經太遲。」

醫學界支持全禁電子煙。

醫學界支持全禁電子煙。

ADVERTISEMENT

👇立即登記👇請你食利東集團大閘蟹+飛天乳鴿🤤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