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者立平安紙易忘存放位置 75%支持設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
香港正邁入老齡化,長期病患和認知障礙患者人數亦不斷增加,病患一旦失去認知能力或突然離世,家屬想尊重病患意願處理其個人財產和醫療權益亦無所適從。慈善機構「精神健康資訊匯」的調查發現,75%支持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機構倡議推動設立相關中央儲存庫,讓市民自願選擇上傳遺囑、持久授權書和預設醫療指示,避免在關鍵時間,因沒有足夠文件無法落實重要決定。
所謂「平安三寶」即遺囑(平安紙)、持久授權書,以及預設醫療指示,可幫助有意規劃晚期生活人士,確保個人意願在失去心智或過身後能執行,同時保護個人財產和醫療權益。「精神健康資訊匯」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深入訪問了55人,包括病人、照顧者、醫生、律師、社工等,當中75%支持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
研究發現部分被訪者視討論臨終事宜為不吉利,家庭成員互相迴避,對話常推延至病危階段,導致倉促決策與衝突;亦有長者離世或突然失去行為能力時,家屬最頭痛是「文件在哪裡?」受訪律師透露,經常收到求助個案指「找不到原件」遺囑、持久授權書或預設醫療指示。部分情況是長者或把文件放進餅罐、鞋盒內,又或鎖在保險箱,但卻忘記保險箱密碼的問題。除忘記放置位置,部分則出現紙本文件易損污問題。

機構建議設立「平安三寶」中央儲存庫,容許市民上傳遺囑等。(陳芷晴攝)
東華三院圓滿人生服務服務經理林智強指出,「平安三寶所有人都關事,資產少嘅有資產少嘅方法訂立,有啲基層市民即使只得2、3萬蚊資產,都希望按意願處理遺產。」
他分享一宗個案,指一名長者早前持一張紙張表示已訂立平安紙,但經他細閱後發現,該文件未能符合基本法律要求,如缺乏兩名見證人簽署。據他了解,該名長者希望委託一名朋友執行遺囑,但該朋友並不知情,亦不清楚遺囑的存放位置。林智強指出,類似情況屢見不鮮,反映本港在遺囑管理方面制度不完善,容易引發爭議。
他認為,香港有必要設立一個中央遺囑儲存庫,讓市民可安全存放遺囑,並確保相關人士在事主離世後能夠順利取得文件,依法執行其意願。
精神健康資訊匯建議,「先試行,後立法」,由具公信力的專業協會或非牟利團體建立「平安三寶儲存庫」營運;當有一定經驗和建立公眾信心後,再爭取立法由政府接管處理,升格為法定機構。機構強調非推翻現行法律程序,而是提供額外保障,供市民多一個選擇,市民自願登記,可選擇存放部分或全部文件。若日後改變主意,隨時可撤回或刪除副本,不影響原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