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台灣發現疑似黑心食品,新北市中和區包子廠「珍典食品」遭離職員工投訴,在生產線掃上食品機械用潤滑油(圖),以防麵團黏著,而沾有潤滑油的麵團製成各種包子後,銷往新北市和台北市的早餐店,甚至幼稚園等。廠方隨即強調潤滑油屬「食品級」,對人體無害,但新北市衛生局上周五調查後勒令該廠停業及停售,食品藥物管理署正檢驗涉事潤滑油能否食用,料兩周內有結果。
台灣傳媒報道,涉事潤滑油是食用型礦物油「White-oil P-350」,其罐身寫明「禁用於食品內添加物」、「此油品用途為食品機械軌道潤滑使用」。食藥署和新北市衛生局調查後認為,若進食極微量,對人體傷害不大,但該款礦物油應用於軌道潤滑,而非用掃子掃在生產線上,讓麵團與礦物油接觸。
當局指應使用沙拉油
食藥署方面又指出,防止麵團黏著,應是掃沙拉油(大豆油),而沙拉油每桶(180公斤)售價低於6,800元(新台幣,下同),礦物油卻高達1.2萬元,以貴價油取代平價油不符合正常邏輯,故需深入調查珍典是蓄意還是誤用礦物油。
珍典則坦言,每日生產約3,000顆包子,使用涉事礦物油已有約兩年,主要是礦物油的性質較沙拉油穩定。新北市衛生局已在珍典查封412公斤包子,並要求下游約10家業者預防性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