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聯合國國際家庭日,但近年本港破碎家庭卻見普遍。政府統計顯示,頒布離婚令數目由1991年的6,295宗升近2倍至前年的17,196宗。父母離異對家庭成員影響不容忽視,亞洲家庭治療學院研究近年推行「共親職」概念,希望幫助父母化解仇恨,與子女一起開展新生活。
學院一項長期質研究顯示,離異家庭子女往往會有四種特點,包括需要表達悲傷和尋求父母復合、投入父母之間衝突以延續雙方關係、受雙方痛苦情緒影響及評論父母行為及態度。學院董事會主席兼精神科醫生范德穎(圖中)指出,不少父母誤以為讓雙方自行處理,便可以減低離婚對子女的傷害,結果反而讓子女無法說出自己的觀察和感受,令父母和子女都難以走出離異陰霾。
資深家庭治療師董光華(圖右)則指,很多家庭誤以為只要不離婚便不會影響子女,但一紙離婚令的影響仍不及父母之間的仇恨,因此離婚本身不是問題,最重要是父母能放下仇恨,再一同負起親職,讓子女不必再因父母離婚而受困擾,開展各自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