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男涉以「猜猜我是誰」呃長者167萬港元被捕。
本年7月至本月期間,深水埗警區接獲的「猜猜我是誰」電話騙案有上升趨勢,共接獲39宗報案,當中28宗涉及與受害人面對面交收騙款,其中17宗交收地點在深水埗又一村附近範圍發生。
報案人稱騙徒假扮親屬來電,訛稱他們因為涉及不同案件被扣留,急需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保釋金,或假冒親人急需要求金錢協助等。受害人因為擔心家人的安全便沒有求證,與騙徒相約在街上交收款項。受害人事後聯絡家人始知受騙,繼而報警求助。經深入情報分析,人員發現詐騙集團會選取區內近又一村的數個指定地點面交。涉案集團會指派傀儡向受害人收錢,並派骨幹成員到場監察,以免傀儡私吞贓款,待傀儡得手後再在附近接管款項。
深水埗警區刑事部前日(10日)展開拘捕行動,於旺角區以涉嫌「串謀詐騙」罪拘捕一名持雙程證內地男子及一名持身份證的本地男子,兩人分别為18及34歲,報稱無業。行動中,警方成功在該內地男子身上,起回25萬騙款。他們現正拘留調查,稍後將被控串謀詐騙罪,案件將會明日(13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最高損失金額為59萬元
經初步調查,兩名被捕人士均為詐騙集團骨幹成員,總共涉及12宗於西九龍區內發生的電話騙案,他們角色分別為監察傀儡與受害人交收騙款,及從傀儡手中接管所有受害者的騙款。受害人年齡介乎65至84歲,全部為退休人士,12宗騙案總損失約 167萬港元,其中最高損失金額為59萬元。
酬勞數百至1,000元
警方調查亦發現,犯罪集團為了加大警方追查難度,在Telegram、快手及抖音等媒體,以數百至1,000元的酬勞大量招募多名收錢傀儡,以接收數萬至數十萬的騙款。調查亦發現,犯罪集團為了逃避警方追查,會避免在有閉路電視的位置與受害人交收騙款,並指派多個不同傀儡擾亂警方視線,又特意僱用持雙程證的內地人士為骨幹成員,利用他們在香港短暫逗留的特點,增加警方追查案件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