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19-12-18 07:55:00

提防低息誘惑 借貸前必讀三大貼士

資料由客戶提供

分享:

你有冇試過越來越多開支但手頭唔夠寬鬆?再加上稅季,若平時儲蓄不多,難免會在理財上失去預算,可能會心思思想借貸應急。然而,「借錢容易還錢難」,申請貸款前要先了解相關細節及種類選擇,別輕信貸款廣告常標榜的「零利息」、「全期免息」、「低息率」等宣傳,確保自己真正有需要,及可應付借貸與還款的壓力,避免因為無力還款而令自己債務纏身及影響信貸評級。

第一點:認清貸款種類

私人貸款常見有「分期貸款」及「循環貸款」兩類。簡單而言,「分期貸款」是按貸款金額計算全期利息,一般會以「每月平息」計算,借款人須按照與銀行協定的模式,每月作等額還款。而「循環貸款」則按已動用的貸款金額逐日計算利息,借款人可隨時提取全部或部分貸款,及償還全部或部分欠款,每次還款後,可動用的信貸額會自動回升,讓借貸人循環使用,銀行亦會定期檢討借款人的還款記錄而調整貸款的利率及貸款額。

至於稅季前夕常見的稅務貸款同樣屬於私人貸款,利息通常相對其他私人貸款低,各大銀行亦可能會「鬥低息」吸納客源。不過低息背後有眾多條款限制,如有指定的貸款額,或者於貸款銀行開立出糧戶口等,才可享用指定的低息優惠等。

第二點:了解「實際年利率」 準確掌握借貸成本

私人貸款廣告經常以「零利息」、「全期免息」、「低息率」等作招徠,但其實銀行可能會收取較高手續費或服務費,甚至於貸款額扣除,所以不要以為「零利息」等於沒有任何借貸成本,或以為「每月平息」只得百分之零點幾,借貸成本就會很低。如果想更準確掌握貸款的實際成本,就應參考「實際年利率」(Annualised Percentage Rate,簡稱APR)。銀行在計算APR時,除手續費外,如有現金回贈/優惠(例如利息回贈及利率削減),亦可以同時計入APR內,但不包括例如超市、其他商舖現金贈券等實物利益。若個別銀行將現金回贈/優惠計算在APR內,應同時提供有關回贈/優惠不適用的APR,讓客戶參考及比較不同銀行的貸款計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貸款計劃。

第三點:提早還款未必有著數

畢竟「借錢要有借有還」,度過難關後,手頭變得鬆動,自然想盡早還清貸款。不過提早還款不一定可以慳錢,要留意銀行會否收取「提前還款手續費」及了解自己經已償還了多少貸款本金。切勿以「每月還款金額」乘以「已還款期數」去計算已償還的本金部分。

以銀行慣用攤分利息的「七十八法則」為例,借款二十萬元,每月平息0.2厘,即實際年利率4.49厘,本金(二十萬元)加利息(四千八百元),平均除十二期,每期大約還一萬七千元,利息佔四百元。然而「七十八法則」並非將全期利息平均十二期攤還,而是七十八期攤分,以「12+11+10+…+1=78」計算,第一期利息比重為「12除78」(約15%)、第二期為「11除78」(約14%),如此類推,最後一期利息則是「1除78」。

因此即使每月還款金額相同,前期還款中利息所佔部分較多,本金所佔部分較少,利息佔比會「頭重尾輕」。借款人若已償還多期貸款,提早還款雖然可以節省餘下利息,但未必能補回銀行收取的提早還款手續費。所以在決定提早還款前,應先向銀行了解清楚尚未還清的本金和利息及提早還款手續費如何計算等才作決定。

(資訊由金管局提供)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