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2025-08-09 09:30:00

赤洲遊記|香港紅色奇景大冒險 恐龍島探秘

分享:
赤洲陡崖上傾斜的紅色砂岩、泥岩和礫岩岩層。(CEDD)

赤洲陡崖上傾斜的紅色砂岩、泥岩和礫岩岩層。(CEDD)

不在火星在香港 荒島暗藏大量行山打卡位

赤洲(Chek Chau/Port Island)位於西貢船灣(擴建部分)郊野公園內,是香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2024年10月下旬,當局在赤洲發現恐龍化石後,曾短暫封閉該島,以進行發掘工作。赤洲得名於其岩石含較高鐵質,經氧化後呈現紅色。整個赤洲島以鮮明的丹紅色聞名,主要由富含氧化鐵的紅色礫岩、砂岩和粉砂岩構成。

赤紅岩石在赤洲隨處可見。

赤紅岩石在赤洲隨處可見。

赤洲是一座無人荒島,目前沒有正式的渡輪服務直達,行山人士多由西貢黃石碼頭包船前往,約20分鐘船程即可抵達。此外,也有人租借獨木舟由海下前往。由於赤洲位置偏遠,島上沒有完善的登島或遊覽設施,加上地理和天氣因素,船隻靠岸存在一定風險。遊客在前往前,應充分了解和考慮相關安全事項。

炎炎夏日,行山一定汗如雨下?不妨將行山和下水結合起來,感受別一般的清涼。

注意:下水需量力而為

赤洲的地勢地貌為行山人士提供了良好的「綑邊(shoreline trekking/coasteering)」條件。綑邊即是沿著海洋和陸地交界處的岩石行走,亦有分「乾綑」和「泳綑」,「乾綑」全程不需要濕腳,但就需要攀爬岩石,遇上不能通過的岩石則繞道山路。「泳綑」則需行山和游泳相結合,遇上海峽、海蝕洞等不能行走到地方需要下水泳渡。綑邊需要大量攀爬,對體力和技術都有一定要求,無經驗者不宜嘗試,行山者在進行相關活動時需要量力而為,並在有經驗人士陪同下進行。

乾綑不濕腳需攀爬

行程當日,兩隊分別出發:泳綑隊由赤洲南部的紅鷹咀落船,首先踏上赤紅沙漠,再沿著東部海岸線一路北上,經過赤漠迷城、赤兔迎客、棧道奇穴、鯊魚口石、麒麟踏浪、番狗議親等一系列景點,到小北灣登船離開。離開赤洲前,遊客可在小北灣瀑布稍作休憩、沖身,回程時黃石碼頭亦設有淋浴設施。

adblk5
泳綑登島點紅鷹咀,沒有路所以一登赤洲就要進行攀爬。 泳綑赤洲有不少時間在水中,不單可以避過暑熱,更可以見到許多岸上見不到的奇景 赤洲不設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多由西貢黃石碼頭包船。 赤洲是一座無人荒島。 雖然赤洲島上的恐龍化石已被研究人員移除,但仍留存不少植物化石,行山時可多加留意。 雖然赤洲島上的恐龍化石已被研究人員移除,但仍留存不少植物化石,行山時可多加留意。

泳綑裝備參考清單(僅供參考 需考慮自身情況)

  • 防水袋
  • 潛水面鏡+呼吸管/泳鏡
  • 助浮衣
  • 防滑鞋
  • 防曬衣
  • 手套
  • 手袖
  • 太陽帽
  • 太陽眼鏡
赤洲晶石亦是不少地質愛好者的探索樂趣。 赤洲晶石亦是不少地質愛好者的探索樂趣。 赤洲景點之一的時光隧道入口狹窄需要由水中潛入。 泳綑需要不斷重複上水落水的過程,更要在水中徒手攀爬岩石上岸,對能力要求高 泳綑需要不斷重複上水落水的過程,更要在水中徒手攀爬岩石上岸,對能力要求高 泳綑者裝備示意圖

乾綑路線由小北灣出發,沿途風光不如泳綑壯觀,仍有不少景點,當中赤洲洞、鯊魚口石等都不會錯過。並可登上赤洲最高點——131米的赤洲頂,俯瞰整個紅色小島。值得一提的是,當天筆者並未刻意追蹤景點,整個過程純粹隨心而行,直到兩隊匯合,才發現自己已經在無意中遊覽了許多景點。赤洲的地名與景點多取自梁榮亨著作《香港奇景探勝遊》,但經歷歲月侵蝕,部分名稱已難以直觀對應,須靠想像力才能感受到昔日的風貌,令人佩服前人的巧思。

乾綑亦不會錯過打卡熱點赤洲洞 赤紅岩石搭配藍天白雲,隨手一影便igable 因形似鯊魚張開大口的鯊魚口石,稍不留意便會錯過 蚺蛇吐舌因外型似一條蚺蛇由海中登陸而得名,需要一定想像力 赤洲幾乎沒有樹可供行山者遮蔭,炎熱天氣下海蝕洞是不錯的休整地點 不少打卡位在山崖邊緣,行山者影靚相的同時亦有注意安全 赤洲路況天然。 赤洲臨近碼頭設石屎樓梯。 赤洲只有極少數路段為石階,餘下山徑為砂石路、岩石等,不乏需要手腳並用的路段 赤洲只有極少數路段為石階,餘下山徑為砂石路、岩石等,不乏需要手腳並用的路段 小北灣是多數前往赤洲行山者的落船點,沙灘較小,不過亦可以供遊人戲水

注意:赤洲未經開發,島上沒有飲用水和廁所,行山者需在黃石碼頭或西貢市中心補足所需物資。此外,赤洲電話訊號較差,部分位置更會接收到內地訊號。

注:文中部分圖片由IG@iamjeffreylee_提供

ADVERTISEMENT

第3輪消費賞開始!勁送iPhone / 冷氣機 / BB車 / 空氣清新機!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