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樺加沙會在未來一兩日移向呂宋海峽一帶並顯著增強
【9月21日16:31更新】
按照現前預測,超強颱風樺加沙會在未來一兩日繼續增強,橫過呂宋海峽一帶並進入南海北部,逐漸靠近廣東沿岸,天文台會在明日中午前後發出一號戒備信號。樺加沙環流廣闊,雖然星期一本港天色短暫好轉及酷熱,但海有湧浪。星期二稍後天氣開始急速轉壞,星期三吹烈風至暴風,離岸及高地可能達颶風,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非常巨浪及湧浪。由於受顯著風暴潮影響,屆時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的天鴿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市民請密切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氣消息,並儘快做好一切防風、防水浸準備。
【9月21日13:13更新】
天文台今日凌晨2時的預測,超強颱風「樺加沙」明晚進入本港之東南800公里警戒範圍,到周二(23日)凌晨2時移至東南600公里,其時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升至每小時220公里,到晚上進入本港400公里範圍。「樺加沙」料周三(24日)日間最近香港,在珠海市佳蓬列島以南海域掠過,即相距香港北面沙頭角約100公里。
樺加沙30小時連升四級
- 19日晚上8時:由熱帶風暴升級為強烈熱帶風暴,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90公里;
- 20日下午2時升級為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140公里;
- 20日晚上8時升級為強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165公里;
- 21日凌晨2時升級為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195公里。
【9月21日11:26更新】
颱風樺加沙料在本周三(24日),以「超強颱風」之姿最接近香港,路徑對港有嚴重威脅。天文台指,本港星期三吹烈風至暴風,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驟雨及顯著風暴潮,屆時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的天鴿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因此八號風球可能是「最低消費」。若風暴進一步靠近,導致更高信號,則更有機會平一項塵封超過半世紀的紀錄。
根據天文台現時預測路徑,樺加沙會在本周三(9月24日)上午在香港以南近距離掠過,是對香港最大威脅的「西登」路徑,屆時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達到每小時210公里,天文台已直接表明「本港星期三吹烈風至暴風」,相信八號風球亦大機會會發出。
翻查紀錄,1964年,因應颱風「露比」及「黛蒂」的影響,先後於9月5日和10月13日,兩次發出十號信號。而今年7月颱風韋帕襲港,天文台曾於7月20日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生效6小時50分鐘。因此若樺加沙襲港期間,天文台發出十號風球,將是今年內第二次,亦是相隔61年內再次一年內有兩次十號風球。
【9月20日22:00更新】天文台指颱風樺加沙已增強為強颱風,晚上8時,樺加沙集結在馬尼拉之東北偏東約870公里,預料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15公里,移向呂宋海峽一帶並繼續增強。
【9月20日12:30更新】天文台預料熱帶氣旋樺加沙會在未來一兩日移向呂宋海峽一帶並顯著增強,有機會以超強颱風強度在下周中期靠近廣東沿岸。按照現時預測,本港星期二、三天氣逐漸轉壞,星期三吹烈風至暴風,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巨浪及湧浪。由於受顯著風暴潮影響,屆時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的天鴿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市民請留意天文台最新天氣消息及做好防風防水浸準備。
【9月20日12:00更新】天文台調高風力預測,在下周三(9月24日)吹東至東北風8至9級,離岸及高地達11級,稍後轉吹東南風。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巨浪及湧浪。
【9月19日更新】熱帶氣旋米娜逼近香港,三號強風信號現正生效。與此同時,另一熱帶氣旋「樺加沙」正來勢洶洶。
天文台今日下午發出特別天氣提示,預料熱帶氣旋樺加沙會在未來兩三日移向呂宋海峽一帶並顯著增強,有機會達超強颱風強度,在下周初進入南海北部。
天文台調高風力預測 9.24離岸高地吹10級風
天文台表示,按照現時預測,熱帶氣旋樺加沙會在未來數日顯著增強並移向呂宋海峽一帶,可能達超強颱風強度,在下周初進入南海北部,隨後靠近華南沿岸。受其廣闊環流影響,下周中期該區天氣顯著轉壞,風勢再度增強,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非常大浪及湧浪。由於屆時風暴潮可能較為顯著,沿岸地區或會出現水浸。
下周初增強為超強颱風 周三闖港100公里
天文台今早更新樺加沙預測移動路徑圖,預測樺加沙下周一(22日)深夜至周二(23日)凌晨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熱帶氣旋類別屬於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料達時速195公里;下周三(24日)早上移動至本港南面約100公里,其時將為強颱風級,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料達時速175公里。
根據天文台九天天氣預報,下周三(24日)本港將吹7至8級東北風,離岸及高地風力達10級,稍後轉吹東至東南風。屆時預料有密雲,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非常大浪及湧浪。
颱風樺加沙|天文台:熱帶風暴「樺加沙」形成 或達超強颱風強度
【9月18日更新】天文台預料,米娜會逐漸增強,靠近廣東東部沿岸,天文台會在明早9時至11時之間改發三號強風信號。此外,天文台指,位於菲律賓以東之西北太平洋的熱帶低氣壓已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樺加沙。按照現時預測,樺加沙會在未來數日顯著增強並移向呂宋海峽一帶,可能達超強颱風強度,在下周初進入南海北部,隨後靠近華南沿岸。受其廣闊環流影響,下週中期該區天氣顯著轉壞,風勢再度增強,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非常大浪及湧浪。由於屆時風暴潮可能較為顯著,沿岸地區或會出現水浸。
教育局今晚(18日)宣布,幼稚園、肢體傷殘兒童學校及智障兒童學校明日停課。
一號戒備信號現正生效,天文台指照現時預測,位於南海東北部的熱帶低氣壓已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米娜,會在今明兩日逐漸增強移近珠江口一帶。但除了這個颱風外,下星期更有機會出現超強颱風,並闖入香港800公里範圍。不少網民於非官方天氣預報程式關注其「閃光級強度」威力是否堪比2018年的超強颱風「山竹」,甚至形容「山竹2.0」。
從熱帶氣旋位置及路徑圖中可以看到,天文台預測的位置和強度:
- 2025年9月21日08時: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140公里)
- 2025年9月22日08時:強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165公里)
- 2025年9月23日08時: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185公里)
移動路徑似2018年「山竹」 引網民關注
天文台預測移動路徑圖可見,其會穿過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進入南中國海東北部,並預測在下周二(23日)增強至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料達每小時185公里,移動路徑與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相似,引起氣象界及網民高度關注威力是否堪比山竹。天文台最新九天天氣預報顯示,下周二(23日)離岸及高地間中6級;下周三(24日)吹北至東北風6至7級,離岸及高地達9級;下周四(25日)初時離岸及高地7級。6及7級屬強風,即3號風球風力;8及9級為烈風,即8號風球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