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之稱只有百多年歷史? 它源自一條鐵路?|神州冷知識
粵東潮汕地區有着2,000多年歷史,但即使是「家己人」(潮汕方言,自己人)可能也不知道,原來「潮汕」一詞出現至今只有一百多年,而它的源由是一條鐵路。
文章出處:「當代中國」網站
汕頭市開埠只有160多年

小公園開埠區是汕頭的標誌,也是遊客必到的「打卡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先說明一點,現在並沒有一個城市叫「潮汕」。潮汕或潮汕地區,一般是指廣東東部的汕頭、潮州和揭陽三個城市;三地居民大都是同根、同源、同文化的「潮汕人」。有時候,潮汕範圍還會包括汕尾市。
很多人都知道,潮汕的「潮」取自潮洲,而「汕」,則取自汕頭市。
延伸閱讀:有一座城市叫「潮汕」?沒有!

潮州廣濟橋俗稱湘子橋,始建於南宋,目前的廣濟橋是2003至2007年間按照明代樣式重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對於有2,000多年歷史的潮州,汕頭歷史短得多。她所在之處,千百年來都只是潮州府其中一個縣轄下的一條小漁村,沒法和高幾個行政級別的潮州府,或是潮州府城所在的海陽縣相提並論。
海陽縣,現在潮汕人亦會覺得陌生的名稱,因為它在1914年已改名為潮安縣,改名的原因,是它與山東的海陽縣「撞名」。
客家兄弟實業救國建鐵路

潮汕鐵路在清朝末年通車,全長40多公里。(網上圖片)
汕頭的崛起始於1860年。清朝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汕頭因而成為通商口岸,自此迅速發展,各方面實力漸追上潮州府城,粵東形成「雙城」局面。
因為汕頭與潮州府城相距幾十公里,往來多有不便,來自蘇門答臘的客家人張煜南、張鴻南兄弟,便在1904年實業救國,牽頭集資興建一條連接兩地的鐵路,改善交通和物流。

潮汕鐵路已不復存在,但現在仍可找到鐵路的汕頭車務處舊址。(網上圖片)
經過兩年建設,這條全長約40公里的鐵路於1906年通車,它亦是中國歷史上首條民營鐵路。
因為連接潮州和汕頭,它被稱為潮汕鐵路,「潮汕」二字並標明在火車頭上。自此,「潮汕」一詞形成,並迅速傳播,漸成為對整個地區的統稱,與廣義的「潮州」並用。
潮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潮州有2,000多年歷史,圖為潮州古城牌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甚麼是廣義的「潮州」?它指的是歷史上潮州府(存在至清末),其管轄範圍大約是現在整個潮汕地區,遠超現地級的潮州市。
而現在很多所說的「潮州人」,其內涵多是廣義的潮州,而不單是「潮州市的人」,所以籍貫是汕頭市或揭陽市的朋友,也會自稱「潮州人」。

廈深高鐵在潮州市設有潮汕站,但該站與潮汕鐵路並無關係。(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潮山鐵路現況如何?它於1939年抗戰期間被日軍空襲破壞,此後中國軍方擔心鐵路落入日軍手中,決定自行將之徹底拆毀,到抗戰勝利後亦沒有重建。當然,潮汕鐵路雖已拆毀,「潮汕」一詞卻流傳了下來。
而潮汕地區再修建鐵路,是1990年代的事了,是廣梅汕鐵路。至於途經潮汕地區的廈深高鐵、連接汕頭和汕尾的汕汕高鐵,要到21世紀才出現。
【本文獲「當代中國」授權於am730刊出,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