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以為日日運動便夠健康,只要你平日經常久坐不動,便已經可能損害心臟健康。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儘管每個星期運動時間達到150分鐘或以上的健康水平,但只要其他時間都是坐著,仍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影響心臟代謝機制
該項刊載在《Metabolism》的研究,以臥床為測試模型,發現只需要臥床9日,即使持續4星期進行規律的劇烈運動,身體的葡萄糖及脂質代謝及運輸仍有可能無法恢復正常,反映長期久坐的生活形態,極有可能損害運動效果。
專家解釋,久坐會影響心臟的代謝機制,如葡萄糖氧化、脂肪氧化運輸及合成、粒線體功能、發炎、氧化還原失衡、胰島素訊息傳遞、血管血流及血管重塑等,進而增加肥胖、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每40分鐘動一動
他們建議,為了減低久坐的傷害,除了保持規律運動之外,坐著40分鐘便應起來動一動、走一走,例如去一去廁所、倒一杯水,能夠伸展一下便更佳,藉以讓身體調整及休息,也可以打破久坐的持續時間,幫助身體對抗久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