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解碼
2025-08-12 07:30:00

健康解碼|三酸甘油脂超標無徵兆 堵塞血管可致命

分享:
健康解碼|三酸甘油脂超標無徵兆 堵塞血管可致命

健康解碼|三酸甘油脂超標無徵兆 堵塞血管可致命

長期血脂過高,可損害心血管健康。心臟科專科醫生張志揚表示,都市人飲食偏向高脂肪、高糖份,加上缺乏運動,亦容易導致血脂水平超標。若情況不及早受控,隨時增加血管栓塞的風險,甚至須緊急進行「通波仔」手術保命。礙於高血脂包括壞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超標,往往無徵兆,醫生呼籲大眾盡早監測血脂水平,早診早治。

 

飲食不節制形成高血脂

三酸甘油脂是由甘油及脂肪酸合成,為人體血液中一種主要的脂肪。張醫生表示,三酸甘油脂過高,通常與過度飲食有關,加上運動不足致消耗太少,令有關水平超標。舉例生活中常吃肥膩及高糖份食物、愛飲酒;經常打邊爐、光顧自助餐或「任食、放題」等。遺傳基因也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

adblk5

 

長期血脂高 可損心臟健康

三酸甘油脂的理想水平是低於1.7mmol/L,1.7至2.3mmol/L為偏高;若高於2.3mmol/L,健康風險會逐步增加,其中5.6至11.3mmol/L屬中度嚴重,高於11.3mmol/L則屬嚴重水平。他提醒,過胖、患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等高危人士,應盡早服藥控制血脂,以免加重病情,甚至引發胰臟炎等併發症。

為何三酸甘油脂超標要關注?因為研究顯示當該水平過高,長遠可影響心血管健康,患者出現心血管事故風險為一般人的1.6倍。原來當血脂沉積在血管會導致血管變窄,血液無法供應至心臟、腦部,隨時引發心臟病、中風,不可忽視。

 

定期檢測血脂水平保健康

高血脂人士若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病情仍不受控,須接受藥物治療。常用藥物為他汀類藥物、煙酸類或微纖維酸類藥物。其中微纖維酸類藥物可專門降低三酸甘油脂水平、提升好膽固醇水平,屬療效佳及副作用較少的藥物。

曾有一名60多歲患高血壓男病人,喜歡與朋友外出大吃大喝,因心絞痛求醫,揭發不但血脂高,更有血管栓塞逾8成,確診冠心病,須接受通波仔手術,並服用他汀類藥物來降膽固醇。一年後,病人另有一條血管惡化,栓塞程度由之前2成變為5成,反映控制三酸甘油脂水平仍不理想。最終要多服一種藥物,即微纖維酸類藥物,才能成功控制病情,心絞痛情況亦有減少。

adblk6

由於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過高,通常無病徵,盡早檢查及治療很重要。衞生署建議,50歲至75歲人士應定期檢測血脂水平,若過去檢測結果維持在理想範圍內,應每3年檢測1次。至於高危人士,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如肥胖、糖尿病、血壓)人士,應每年檢測1次。張志揚醫生最後提醒,治療高血脂有不同方案,各有成效及副作用,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最合適治療方案。

心臟科專科張志揚醫生

心臟科專科張志揚醫生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