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心臟病
2022-03-07 04:28:55
日報

支架不斷演進 通波仔99%成功

分享:
支架不斷演進 通波仔99%成功 支架不斷演進 通波仔99%成功 支架不斷演進 通波仔99%成功

心臟病的攻勢「快、狠、準」,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最新公布,心臟病在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居第三位;在各種心臟病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是引致心臟病死亡的主因。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積聚了脂肪及膽固醇層等令動脈管腔收窄,以致心肌的血液供應減少,而病發時會出現心絞痛等微狀,嚴重甚至缺氧致死。感恩香港的「通波仔手術」(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早已發展成熟,成功率達99%。心臟科專科醫生陳廣裕指出,「從九十年代起,『通波仔』手術用的支架不斷演變,同時亦以微創手術植入支架,風險大大降低。」

植入支架降翻發風險

常聽到人說通波仔手術,是真的放個「波仔」入心臟嗎?陳廣裕分享,「其實整個通波仔手術中會用到不同的醫療工具,當中醫生會將球囊(波仔)沿著鋼絲放進血管內,然後把球囊擴張來撐開血管,將粥樣斑塊逼開,視乎需要亦會用到一些高速研磨鑽去磨走堵塞血管的鈣化物;但因這些斑塊仍存於血管內,有可能因回彈或撕裂令血管再栓塞,引致心臟病發。而用冠狀動脈支架則能夠撐開血管,改善心臟的血流量,減少翻發的風險。」

Ad Block

支架演變歷程

通波仔手術早在七十年代已有,而冠狀動脈支架則於九十年代才推出,陳廣裕指最初推出的裸金屬支架(Bare-Metal Stent),作用純粹是撐開血管,減少斑塊回彈及突發性栓塞的機率,但亦有刺激血管內壁增生的風險;幸好在2000年代推出了第一代藥物塗層支架(Drug-Eluting Stent),能釋放出藥物減低血管增生。」隨醫療科技發展,今時今日普遍被選用的第三代藥物塗層支架(Third-Generation Drug-Eluting Stent),由兩個成分組成:合金和用以盛載藥物的生物降解聚合物(Biodegradable Polymer)。至於盛載藥物用的生物降解聚合物,則會釋放預防血管內壁增生的藥物,並在幾個月內自行分解。
除此之外,也有支架的設計是完全沒有聚合物,直接把藥物塗上合金,好處是增加血管內壁愈合速度,讓部分病人只需要服用較短期的抗血小板藥。總括而言,第三代藥物塗層支架效果已很理想,而且支架的厚度愈趨纖薄,由以往約0.12至0.14毫米的厚度,改良至約0.06至0.08毫米,即使在較細血管亦可使用,也不太影響血流量。

Ad Block

手術非一勞永逸

陳廣裕提醒,不要以為手術後就可以一勞永逸,好的支架也敵不過人體血管隨歲月老化和增生,所以即使接受完手術後心臟血管亦有可能再栓塞,病人必須根據醫生的指示用藥,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以及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做適量運動和戒煙。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