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腸道細菌 或是抗癌關鍵
很多人以為腸道細菌只是幫助排便,而研究癌症病人的糞便發現,腸道細菌多樣性愈高的病人,身體的免疫反應亦愈強,甚至存活期都明顯較長;一種名為「穆氏人腸微菌」更加是對抗癌細胞的關鍵。研究已發表在《Nature》期刊。

穆氏人腸微菌可促使免疫細胞對抗癌細胞。
活化免疫細胞
日本國家癌症中心的研究團隊收集癌症病人的糞便樣本作分析,發現對治療反應良好的病人,腸道通常都有「穆氏人腸微菌」(Hominenteromicrobium mulieris, YB328)。這種好菌的功能特殊,能刺激腸道裡的樹突細胞成熟,並走到腫瘤位置把訊息傳給主力對付癌細胞的免疫細胞,促使這些免疫細胞不「偷懶」,活躍起來對抗癌細胞。
研究不只證明穆氏人腸微菌能啟動這條免疫通道,同時發現當腸道內這種細菌愈多,治療反應也愈顯著,治療效果幾乎是沒有這種細菌病人的3倍以上。

多攝取纖維有助腸道菌種多樣化。
日常多攝取纖維
研究人員指出,腸道菌種愈多樣、愈豐富,整體腸道生態愈穩定,免疫力也愈強,甚至對病人的治療反應、免疫細胞表現,以至存活期等都有影響,並反映對抗癌症不單依靠藥物,病人的腸道細菌也扮演一定角色。
若想從日常生活改善腸道細菌,專家建議大家要多攝取纖維,因為纖維是腸道細菌最愛的養分,而平日睡得夠、心情佳及作息規律,都有助維持腸道細菌多樣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