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5-20 16:07:21

養和癌症中心「全方位癌症基因組檢測」 助精準個人化截擊癌症

分享:
養和癌症中心「全方位癌症基因組檢測」 助精準個人化截擊癌症

現今癌症治療講求精準個人化,但同時必秒必爭,以免拖延病情。養和癌症中心便齊備「基因檢測」及「細胞染色體」雙重分析,解構腫瘤及其發病機制,幫助診斷及評估患者接受治療後的成效、復發風險等,為病人度身訂造針對性治療。

快速揪出基因突變

透過次世代基因排序(NGS),並為血癌、肺癌、腦癌、大腸癌及子宮內膜癌預設「癌症特定基因組合檢測」,可快速精準地揪出5種癌症相關的基因突變情況,加快診斷和決定治療方案。以肺癌為例,養和於2023年中至2024年,檢測出54.6%患者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陽性基因突變,有機會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提升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質素。

adblk5
(左起)溫錫剛、馬紹鈞、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及養和放射治療部主任暨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醫生。

(左起)溫錫剛、馬紹鈞、養和醫療集團首席醫療總監、養和醫院副院長陳煥堂醫生及養和放射治療部主任暨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邱振中醫生。

一站式抽組織化驗及分析

為提升檢測效率,養和推出「綜合性癌症基因組學檢測」服務,提供抽取組織、化驗及分析「一站式」服務,毋須將樣本送到外地,兩星期便有化驗結果,對於較後期或病情較複雜的患者而言,縮短等候時間相當重要。同時,CGP能單次檢測335個癌症相關基因突變,找出生物標記及腫瘤特性,患者毋須重複多次活檢。

養和臨床病理科及分子病理科主任、血液學專科醫生馬紹鈞醫生補充,「CGP可找出靶點、配對治療,以制訂個人化治療方案;另外,部分生物標記可預測治療效果,例如腫瘤細胞特性對化療效果欠佳,醫生便可及早採用其他治療方法,患者也免受化療副作用。最後,CGP亦可揭示腫瘤抗藥性基因變化,助醫生及時調整治療策略。」

養和已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細胞遺傳學,作辨識中期細胞及進行核型分析,得以減省 人力和時間,一般 3 至 7 天便可有詳細報告。

養和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細胞遺傳學,作辨識中期細胞及進行核型分析,減省人力和時間,一般3至7天便有詳細報告。

細胞遺傳學追蹤染色體問題

染色體易位、缺失或擴增,也可引致癌症,尤其對於血液腫瘤,透過分析單一細胞,對整個基因組進行快速及準確的檢測。養和分子病理部主管及細胞遺傳學家溫錫剛博士指,「染色體檢測對血液腫瘤特別重要。例如核型分析以顯微鏡觀察染色體的大小、形狀和數量。癌細胞的核型特徵通常較複雜,例如導致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費城染色體,是因為細胞的第9號及第22號染色體易位後形成新的融合基因BCR::ABL,因而引發癌症。」熒光原位雜交(FISH)亦是細胞遺傳學常用方法,用熒光探針檢測細胞染色體的DNA序列的存在、缺失和完整性。養和更利用AI及自動化技術,去加快檢測的速度。

adblk6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症狀/治療/存活率/預防方法(am730製圖)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am730製圖)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甚麼人較易患上肺癌?(am730製圖)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肺癌有甚麼症狀?(am730製圖)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肺癌有甚麼症狀?(am730製圖)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肺癌治療方法(am730製圖)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肺癌相對存活率(am730製圖)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肺癌預防方法(am730製圖) 肺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肺癌預防方法(am730製圖)

持續控制病情

63歲的張先生,非小細胞肺癌於2023復發,經癌症基因檢測證實為ROS1基因融合,成功配對口服標靶藥物,病情得以控制。惟2025年初血液癌症指標上升,並出現胸部疼痛,PET CT確認病情再次活躍。經CGP驗出原帶有CD74-ROS1融合基因的癌細胞出現G2032R變異,令原有藥物失效,於是轉換另一種針對G2032R的標靶藥,病情明顯好轉,疼痛消失,X光上的陰影亦顯著縮小。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