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6-12-21 06:00:00

公營房屋土地短缺加劇 張炳良:已響警號

分享:
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

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

政府公布最新未來10年長遠房屋供應目標不變,維持在46萬個單位,當中公營房屋佔28萬伙。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表示,仍有逾4萬伙公營單位未覓得土地,與供應目標的落差是一個警號,社會必須積極面對及解決土地短缺問題。


未來10年建屋目標維持46萬伙
根據最新長遠房屋策略推算,2017/18年度起的未來10年,總建屋目標將維持為46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維持「六四比」,即是公營房屋目標為28萬伙,公屋佔20萬伙,而資助房屋佔8萬伙。
而政府去年指,已掌握的土地只足夠興建25萬伙公營房屋,尚欠3萬伙,但政府最新數字顯示,假設所有已覓得的土地能如期推出作建屋之用,亦只足夠興建23.6萬伙公營房屋,與10年供應目標尚欠4.4萬伙,落差進一步擴大。
張炳良表示,土地與建屋目標的落差是一個警號,他認為土地供應短缺是限制房屋供應的主因,社會必須積極面對及解決問題,若再顧左右而言他,不作必要取捨,房屋短缺情況只會繼續拖延下去。他指,政府會繼續採取多項措施,包括提高發展密度和釋放棕地等,增加公營房屋供應量。

adblk5


新盤面積規管 交發展局處理
私營房屋方面,政府維持未來十年興建18萬伙的目標。對於私樓新盤單位愈建愈小,張炳良表示,樓價高企時,發展商確實會興建多些細單位,令市民較易上車,所以必須解決樓價問題,而關鍵就是增加土地供應;至於將來會否規管新盤單位面積,則交由發展局處理。
張炳良又指,現屆政府增加房屋供應和穩定樓市的房屋策略,在社會上沒有很大反對聲音,相信可以延續至下屆政府,不會有大轉變。而其個人去留問題,他重申,會以今屆任期為工作目標。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認為,當局在未來數年將繼續無法兌現「三年上樓」的承諾,要求當局盡快為合資格申請者提供租津,紓緩租樓壓力。公屋聯會主席王坤亦批評政府覓地不力,促請當局盡快開發棕地和閒置土地及興建臨時房屋,應付基層住屋需要。

adblk6

請你飲屈臣氏咖啡 + 送咖啡豆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