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8-12-14 06:00:00

賣近廿年無正式註冊 中成藥規管存漏洞

分享:
劉燕卿質疑申請中成藥正式註冊的條例太繁複。(莊振邦攝)

劉燕卿質疑申請中成藥正式註冊的條例太繁複。(莊振邦攝)

近年市面上愈來愈多不同種類的保健產品,申訴專員公署調查政府對未註冊中成藥產品的規管,發現現時法例定義太窄,造成監管漏洞,或損市民健康。調查又指出,政府對中成藥的註冊進展緩慢,有藥物售賣近20年仍未獲正式註冊。

 

根據現時的《中成藥條例》,中成藥的定義加入了「純粹」字眼,保健產品只要加入少許非中藥成分,如葡萄籽、礦物質等,即使成分、藥效與已註冊的中成藥一樣,亦不受條例監管,而個別產品更含有《中醫藥條例》附表1所列毒性較強的中藥材,或會對市民健康構成威脅。公署建議政府應檢討現行法例,堵塞中成藥定義漏洞。

調查又認為,政府對中成藥的註冊進展緩慢,現時針對中成藥產品有3種註冊證明書或通知書,HKC代表中藥已經取得註冊證明書;HKP是過渡註冊通知書,指在1999年3月1日前售賣、但未交齊藥效等文件的藥;HKNT是1999年3月後才推出的中成藥,只有申請通知書。HKP及HKNT原屬過渡安排的註冊制度,但截止今年6月底,在逾1.8萬宗申請中,超過三分一仍然是臨時註冊,公署形容情況極不理想。

adblk5


八成中成藥未取正式註冊
申訴專員劉燕卿表示,現時市面上有八成中成藥產品均未取得正式註冊證明,而持有HKP的中成藥更是在1999年3月或之前申請,意味部分臨時註冊藥物已在市面售賣近20年,難免令人質疑當局對申請HKC的要求是否必須和合理。她又引述業界人士指,現時的註冊條例嚴苛繁複、合資格化驗所不多且成本高昂,業界普遍認為政府在提供技術支援上仍然不足。公署認為若政府不正視問題,將窒礙中成藥長遠發展。


政府認同有改善空間
食衛局及衛生署回應時表示,認同目前規管中成藥有改善空間,會積極考慮和跟進報告的建議,包括修訂《中醫藥條例》的中成藥定義,並透過5億元的中醫藥發展基金支援業界。局方指出,衛生署即將就修訂《條例》的建議,向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轄下中藥組匯報,計劃明年下半年向立法會交代修訂建議。當局亦表示關注中成藥註冊進度,指現時市場售賣獲發(HKP)的中成藥可供市民安全使用。

ADVERTISEMENT

20周年「全城撐本地消費3重大激賞」! 即睇活動詳情!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