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熱天氣持續,戶外工作會更辛苦。(資料圖片)
天文台連續第二日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昨正午時分,多區出現攝氏逾33度高溫,在戶外工作的工友倍感辛苦。就一名工人星期三懷疑在地盤工作時中暑暈倒,搶救不治,勞工處指,初步調查,地盤有提供防暑措施,需更多時間調查案件;強調不論有否發出工作暑熱警告,持責者應讓工友間歇性休息。另外,職安局與勞工處推出「防中暑用品資助計劃」,資助中暑風險較高的12個行業購買防暑裝備。
天文台於周三早上11時45分發出酷熱天氣警告,至昨晚10時仍未取消,天文台指,高空反氣旋會在今日繼續為廣東沿岸帶來酷熱的天氣。勞工處昨午1時30分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表示部分工作環境下的熱壓力頗高,僱主應採取適當的防暑措施,至下午4時30分取消。
一名42歲工人周三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重建地盤,疑中暑暈倒,搶救不治。當時酷熱天氣警告正生效,但勞工處則無發出工作暑熱警告;勞工處副處長(職業安全及健康)馮浩賢昨回應稱,初步調查,涉事工地有為工友提供防中暑措施,出事的地點有設遮蔭的地方,勞工處會調查事件起因。
馮浩賢表示,勞工處於2023年推出《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後,接獲持份者向當局反映的意見,已更新指引內容並作微調,「我們亦與天文台就暑熱警告指數數據上微調,確保指數清晰,及不會出現所謂『彈出彈入』的情況。」強調警告屬於全港及總體性參考,僱主和工人應重視預防中暑措施,按指引工作,勞工處是否發出工作暑熱警告,有關方面均應讓工友有間歇休息的時間。他稱,去年有30宗中暑工傷個案,而勞工處去年5至10月,共進行逾2.3萬次巡查,發出1,031個警告,包括持責者無評估工作環境熱壓力或無執行措施減低僱員中暑風險。
職安局與勞工處再度推出防中暑用品資助計劃,資助中暑風險較高的12個行業的中小企、機構及工會購買防暑裝備,經資助後,可以優惠價購買「冷氣背心」及「升級版太陽能風扇」等,7月18日會截止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