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特刊
2022-09-30 04:29:28
日報

理大副校趙汝恒籲加強兩地資金流通 培育團隊加強港科研吸引投資

分享:
趙汝恒

趙汝恒指,內地現時有很多創投公司。(林俊源攝)

國家崛起,科技進步是其中一個指標。在世界知識產權組(WIPO:聯合國機構之一)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在2021年,被評位列於全球132個經濟體中的第12位。理工大學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指,內地創科發展具成就原因,包括當局對產、學、研已投資數十年,推動經濟增長目標清晰,吸引人才方面也「出手高」等。他認為,內地現時已發展出很多願作大額投資的創投基金,香港如能加強與內地資金流通,將更能發揮本港優勢,把握機遇更好融入大灣區。

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指,中國排名穩步上升至全球第12位,在34個中等收入經濟體組別中更位列第一位;以地域計,中國在東南亞、東亞及大洋洲區域內17個經濟中排第三位,僅次於南韓和新加坡。報告形容中國自2013年以來,已確立作為全球創新領先者地位,並提到中國擁有19個全球領先科技集群(clusters),其中「深圳-香港-廣州」和「北京」,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九十年代從美國深造回流本港的趙汝恒,曾參與多個科研項目,包括本地大學在內地研究中心的項目。他提到「養研究員」,須申請很多經費,而內地經費除來自政府,也有很多企業支持;而國家項目、合作研究平台很多也要求企業單位一起參與,要求研究相對應用性、可「落地」,幫助經濟增長,目標比較清晰,推行得不錯。

Ad Block
Ad Block
趙汝恒

趙汝恒冀培育研究團隊,推動形成科研生態系統。(林俊源攝)

深圳奮鬥40年成全國科研龍頭

趙汝恒指內地對產、學、研支援起步早,亦願花金錢。他以深圳為例,以往「爛荒地」一片,奮鬥40年成為全國科研龍頭;企業投資方面,華為、其他央企等也「揼好多錢,真係有成隊research team」。在吸引人才方面也「絕不手軟」,他憶述有學生到湖南大學發展,「佢哋Lab(實驗室)成棟樓嚟,我喺度同人爭廿年先攞到小小位」。各省市政府也有很多人才計劃,例如珠江人才計劃、孔雀計劃等,除提供一年數十萬元人民幣起動基金,又有住宿配套如「人才公寓」,「很容易就俾到千餘呎單位、甚至成棟樓俾你」。支援院校方面,他說內地過去投資於院校的金錢也不少,並笑指可能本港八間院校加起的經費也未必及一間清華大學,而近年內地不少院校也跟着一起崛起,舉例南方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亦「挖走」了不少本港院士到當地參與科研。

Ad Block

發展至今,趙汝恒表示,現時很多創投基金是內地公司,形容「投資好鬼多錢」,據了解也有本港初創企業成功取得資金。他指出,香港強項是基礎研究,在大灣區影響力不輕。然而他坦言,本港基礎研究投資金額不算高,回想二十、三十年前,申請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優配研究金」(GRF)約8、90萬元,現時差不多高評分的項目也是取得約百多萬元。他認為,若政府能想辦法拆牆鬆綁,解決「錢點過嚟」問題,讓科研機構或人員有更多資金自由運用,而非單純推動人才到大灣區工作,可讓香港更能融入大灣區把握機遇。

Ad Block

事實上,趙汝恒指,兩地已有合作基金便利科研資金「過河」的例子,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GRF合作的協作研究金(Collaborative Research Fund),資助額由數百萬到千萬元左右;創新科技署的創新科技基金(ITF)也有類似基金可供申請,已靈活了很多,相信兩地可望有更多合作空間。

善用香港5大研究平台

趙汝恒建議,政府可善用香港現有5大研究平台:應用科技研究院、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以及汽車科技研發中心,加大金額,培養長遠研究團隊,形成擔任產業鏈中「中下游」科研角色,配合大學和業界分別擔任「中上游」和「下游」角色,形成產業鏈,相信營造好氛圍,讓市場慢慢加大科研投入,進一步形成生態系統。就以理大為例,他透露,打算鼓勵老師在大灣區,甚至其他省市,與院校及企業建立聯合研究團隊,「每年支援幾個團隊,一半成功,3至5年後都好厲害」,從而建立理大於內地科研口碑和角色,日後可吸引更多投資。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