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2025-11-21 04:30:42
日報

中國專題|涉台言論把日本拖入危機 高市早苗早植禍根

分享:
高市早苗的錯誤言論惹國際關注。(路透社)

高市早苗的錯誤言論惹國際關注。(路透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發表涉台錯誤言論,引起中方強烈不滿。儘管她目前在國內民望高企,但其罔顧法理及歷史的言論危害地區穩定,也恐禍及日本自身,有當地輿論批評她把日本拖入「國家危機」。高市是日本右翼勢力代表人物之一,回顧其過往言行,她有上述涉台想法不令人意外,但公然表述顯然失禮。最新消息指她私下向幕僚承認其言論「有點說過頭了」。亦有人指她無非想強化「中國威脅」,恐嚇日本民眾支持軍事鬆綁。

根據日本國會2015年通過的新安保法,一旦出現「存亡危機事態」,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高市在國會被問及「台灣有事」在怎樣情況下會構成「存亡危機事態」時,答曰:「若使用戰艦並伴隨行使武力,無論怎麼想這都是有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的情況。」前首相石破茂指此話幾乎等同於「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亦即是說,若台海出現衝突,日本就可能軍事介入。

adblk5

高市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很大程度是靠前首相安倍晉三提攜,有日媒把她稱為安倍「政治門生」。安倍是二戰甲級戰犯、前首相岸信介的外孫,右翼思想根深柢固,主張擺脫「戰後體制」,要求解除和平憲法對日本的軍事束縛。安倍任首相期間積極推動修憲,強行通過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當時在日本引起廣泛抗議。他卸任後曾公然聲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右翼立場較安倍 有過之無不及

高市在歷史認知、修憲擴軍及涉台政策等立場與安倍一脈相承,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她頻繁參拜靖國神社、要求廢除和平憲法中「放棄戰爭」條款,以及改自衛隊為「國防軍」;又主張大幅增加防衛費,讓日本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在涉台問題上,她多次鼓吹「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今年4月她作為國會議員竄訪台灣期間,還鼓吹「日台強化安全合作」、打造「準同盟關係」。

「以台制華」是以高市為代表的日本右翼放不下的執念,隱含擴軍等圖謀。安倍此前在新安保法添加「存亡危機事態」概念,歪曲歷屆日本政府的憲法解釋,旨在突破日本和平憲法「專守防衛」的限制,解禁集體自衛權,為自衛隊到海外作戰提供法律依據。在日本右翼眼中,台海局勢正是這一概念最有可能應用的場景。日本右翼透過煽動台海緊張局勢、將之與所謂的日本「存亡危機」掛鈎,用意在於強化「中國威脅論」,騙取日本民眾支持軍事鬆綁,甚至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1947年實施的日本憲法,因第九條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家主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而被稱為「和平憲法」。

adblk6

高市上台後在擴軍方面動作不少,包括大增防衛費,提前兩年實現防衛費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著手推進《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的修改;試圖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進一步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又暗示研發核動力潛艇等。

日媒︰高市私下承認「有點說過頭了」

但無論安倍本人抑或其他右翼首相,在任期間都不敢像高市般明確聲稱台海局勢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東京大學教授佐橋亮對高市言論「大為驚訝」,指她描述的「存亡危機事態」缺乏法理基礎,也欠嚴謹的確認流程,似是在國會隨意發表個人意見。《朝日新聞》最新報道指,高市在接受質詢前一晚獨自備戰,據報她知道會被問及涉台問題,但拒採用幕僚意見,堅持以自己立場回答,最終發表了上述令人側目的言論。據報有親信透露,高市事後坦言「剛才有點說過頭了」。日媒認為高市一系列軍事擴張設想和不負責任言論,凸顯政策重大負面轉向,令和平憲法面臨「從根本上被顛覆的危險」,或致日本無限擴大軍力使用範圍,進而把國家推入戰爭深淵。

adblk7

台灣非國家 不適用於「存亡危機事態」

另一重點是,「存亡危機事態」法理依據來自新安保法,定義為「與我國有密切關係的他國遭到武力攻擊,因此威脅到我國的生存,從根本上顛覆了我國國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的明確的危險事態」。當中明確規定「他國」受到攻擊時,才可能出現「存亡危機事態」,而台灣並非「國家」,日本官方也沒承認台灣是「國家」,因此新安保法這一規定,根本不適用於台海。日本東京都前知事、國際政治學者舛添要一指,國際法明確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日本若以軍事方式介入相關局勢,將被視為侵略」。

adblk8

日本立憲民主黨眾議員小澤一郎直言高市作為首相,卻「帶來國家危機」。她的言論造成三大影響,首先是衝擊地區穩定。《每日新聞》引述不具名自民黨資深議員稱,高市越過此前政府從未跨越的界限;俄羅斯科學院日本問題專家基斯塔諾夫亦稱其言論「史無前例」,只會加劇地區緊張。

其二是損害中日關係。中日互為重要近鄰,雙方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符合人民及國際社會期待。日本共產黨籍參議員山添拓直言,高市言論令中日關係緊張、損害互信。立憲民主黨眾議員小澤一郎發文警告,高市的「攻擊性言論」足以引發中日關係受損、國民感情惡化、進出口貿易減少、人員往來受限等後果。其三是為禍日本自身。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第二大出口國和最大進口國。2024年中日貿易總額3,083億美元,其中中國對日進口額1,562.5億美元。日本觀光廳統計,去年中國遊客在日消費總額位列各國之首。日本「繼承和發展村山談話會」理事長藤田高景直言,中日關係一旦惡化,「受苦的將是日本國民」。

adblk9

追蹤am730 Google News